文學與歌謠特展 台文館開幕
![台灣文學館「文學與歌謠」開幕式,館長翁誌聰(左三)及與會貴賓共同貼上音符象徵開展。(記者洪瑞琴攝) 台灣文學館「文學與歌謠」開幕式,館長翁誌聰(左三)及與會貴賓共同貼上音符象徵開展。(記者洪瑞琴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4/05/24/201.jpg)
台灣文學館「文學與歌謠」開幕式,館長翁誌聰(左三)及與會貴賓共同貼上音符象徵開展。(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國立台灣文學館「文學與歌謠」特展昨日開幕,配合豐富館藏文物,呈現台灣多元文化質地,展場運用多媒體設施及情境設計,聲音、影像具體展現,入口處還有人體互動感應裝置,為每位觀眾量身打造專屬音樂,十分有趣。
開幕式由史前館南科分館籌備處主任林志興主持,台文館館長翁誌聰、前任館長李瑞騰、林瑞明及北市文獻委員莊永明等參與貴賓,共同貼上音符象徵開展。
「童謠、兒歌」、「民歌、民謠」、「創作歌謠」及「其他歌謠」四大主題,運用多媒體設施及情境設計,聲音、影像具體展現文學與歌謠,承載吟詠歷史、書寫土地。
展場也有台灣各族群豐富的祭歌、勞動歌謠,和近代因為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產生的社會運動歌謠;例如《無力者哀歌》描寫台灣民主化過程中人民的心聲和血淚。特別的是,展出《臺灣の歌謠と名著物語》,為台文館八件重要古物之一,一九一七年(大正六年)台北晃文館出版發行,已有近百年歷史,是台灣第一部專門研析台灣歌謠的著作。
莊永明認為,台灣歌謠各有不同時代創作背景,反映當時形形色色面貌,所以不只是唱,更重要的是「讀」出台灣歷史與土地故事。
台文館館長翁誌聰表示,在時間的長河中,代代流傳的文學與歌謠,不只是先人的智慧與結晶,保存著民間文化精華,更是創作的養分泉源,無論從歷史、生活、族群及文化各方面來說,它們都有非凡的意義與價值。
特展至十月十九日止,另有「一代詞宗—周添旺紀念音樂會」將於五月卅一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