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為91歲嬤開路》結頭份社區 打造「結福路」

結頭份社區居民合力闢建新路,讓李梅阿嬤跟村民有更方便到土地公廟的道路,取名為「結福路」,原本沒有名字的土地公廟(後方)也取名為「結福宮」。(記者楊宜敏攝)

結頭份社區居民合力闢建新路,讓李梅阿嬤跟村民有更方便到土地公廟的道路,取名為「結福路」,原本沒有名字的土地公廟(後方)也取名為「結福宮」。(記者楊宜敏攝)

2013/04/10 08:00

土地公廟也一併取名「結福宮」

〔記者楊宜敏/員山報導〕員山鄉結頭份社區居民為九十一歲「挽面阿嬤」李梅,開闢一條新路,讓她可以順利到土地公廟拜拜,昨舉辦啟用典禮。社區居民把這條路取名為「結福路」,原本沒有名字的土地公廟也一併取名為「結福宮」。李梅阿嬤開心地說,「攏是土地公有保佑!」

結頭份社區理事長陳聰文說,李梅阿嬤平常除了幫人挽面,最常到住家附近土地公廟拜拜,但通往土地公廟的道路,是一條大約三十公分寬的田埂小路,泥濘又難走,稍一不慎,就可能跌入田裡或菜園。李梅阿嬤雖已九十一歲高齡,還是拿著一把雨傘,輕鬆走過田埂,只是年輕人看了,不禁要為她捏把冷汗。

徵求地主同意 居民合力闢建

陳聰文徵求當地水圳旁私有土地地主們的同意,與村民合力新闢一條道路,路面鋪上一層柏油,寬度約有五米,長近一百五十米,消息傳出,大家紛紛前往幫忙,直到最近才算大功告成。社區還獲得林務局的補助,在道路裡旁進行綠美化。

陳聰文說,其實,這條路不光是替李梅阿嬤開闢的,社區許多年長者,每逢初一、十五,甚至三不五時,就會到土地公廟拜拜,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碰到大雨或颱風過後,田埂路尤其難走,對這些長輩來說,都是嚴酷的考驗。透過社區居民同心來做,不僅凝聚向心力,更有成就感。

昨天啟用後,許多村民聞訊趕來,尤其是年長者,看到平坦又寬闊的新路,不用再害怕跌入田裡,祭品不保,個個喜形於色。

李梅阿嬤過去都走這條田埂小路,去土地公廟拜拜。(記者楊宜敏攝)

李梅阿嬤過去都走這條田埂小路,去土地公廟拜拜。(記者楊宜敏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