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逾一甲子》番路彈藥庫 下月走入歷史
番路彈藥庫彈藥騰空後,原有存放彈藥倉庫大門深鎖,不見官兵駐守。(記者謝銀仲攝)
移撥陸軍野戰部隊 地方盼附規劃帶動發展
〔記者謝銀仲/番路報導〕隸屬聯勤第五地區支援指揮部番路彈藥庫的彈藥已全部騰空,預定下月移撥陸軍野戰部隊,當地民眾對存在逾一甲子彈藥庫走入歷史,心中五味雜陳,鄉長羅銀章希望軍方能對大片閒置土地及庫房做整體規劃,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番路彈藥庫位在番路鄉民和、新福、番路及觸口等四村交界,佔地約上百公頃,據當地老一輩說,番路彈藥庫地處阿里山公路八掌溪五虎寮上方山坡,深具軍事價值,日據時代就已存在,國民政府從中國逃難到台灣,延續使用並擴充規模,嘉一二六線支線延伸到阿里山公路後,被分割成東、西二個庫區,共五十餘間彈庫房。
因番路彈藥庫距離番路市區很近,貯放大量彈藥,被當地民眾視為不定時炸彈,尤其民國七十三年及八十三年間,彈藥庫因人為疏忽等緣故,都曾發生爆炸事件,除造成多名士官兵死傷,也震破鄰近住家門窗,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及安全。
加上番路彈藥庫是軍事管制區,營區週邊土地層層管制,土地價格因而大幅滑落,被當地視為番路鄉發展最大絆腳石,要求遷移呼聲高漲;鄉民心聲在民國九十六年經當時縣長陳明文、立委張花冠等人反映,獲得總統陳水扁重視,指示國防部進行遷移可行性評估。
軍方勘查,認為番路彈藥庫庫房呈魚骨頭狀分散果園林蔭處,軍方只掌握進出主要道路,其餘支道及周邊土地均屬附近農民所有,安全維護不易,認定具危險性庫區,決從九十八年起分年把番路彈藥庫彈藥遷移到蘭潭彈藥庫等中南部各彈藥庫存放,國防部並承諾彈藥庫未完成遷移前每年核撥一千萬元給地方做回饋金。
因彈藥載運過程敏感性很大,軍方減少不必要困擾,大都夜間作業,搬運進度打折扣,經多年努力已在去年底全部騰空番路彈藥庫的彈藥,聯勤該單位官兵下月全部調離,改由陸軍野戰部隊進駐。
軍方為確保彈藥庫安全,在民和等村進出道路設置的崗哨,僅剩空哨所,不見阿兵哥。(記者謝銀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