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報秘書/何謂祭祀公業土地
2010/10/12 06:00
〔記者阮怡瑜/員林報導〕祭祀公業土地是指早期各宗族之間,由宗人們提供土地作為祭田(公田)的土地,每年祭田收益作為宗親會的基金,來建造、修補宗祠、修繕祖墳等等,但隨著傳承年代久遠,產權複雜化,數百人共同持分情況普遍,導致土地處理困難,爭產訴訟不斷,因此,立法院在96年間三讀通過「祭祀公業條例」,明訂未於3年內辦理登記的祭祀公業,包括田產、土地等,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有權代標售。
根據內政部資料,台灣地區約有6萬4000餘筆、面積達1萬3900多公頃的祭祀公業土地長期面臨土地登記及財產處分等問題,因此祭祀公業條例通過後,更有助土地開發利用,但卻因法律與程序繁複,祭祀公業派下員之間也常面臨群龍無首的情況,因此,成了有心人士眼中的大肥羊。
彰化縣員林警方指出,許多派下員對於土地清理程序跟法律都不懂,甚至連成員之間的關係都搞不清楚,也沒有時間與精神去慢慢搞清楚,許多人甚至從沒想過自己竟然「有土地」,因此對於祭祀公業土地背後的利益許多人都不是很在乎,因此,一旦面臨有心人士威逼利誘,「選鈔票或選拳頭」之間,許多派下員往往選擇拿點小錢了事,也因此,警方當初在辦案時,常面臨沒人肯出面指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