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馬偕的足跡

馬偕石雕像。(記者翁聿煌攝)

馬偕石雕像。(記者翁聿煌攝)

2010/06/06 06:00

記者翁聿煌/專題報導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以台灣人自居的馬偕博士,可以在台灣的國小課本裡讀到他的志業,也可以走一趟淡水鎮,追尋他的足跡,實地感受到他對台灣的厚愛與影響。

◆馬偕石像:位於建設街與中正路交叉口的三角公園,於2001年6月2日馬偕逝世百週年設置,當時還邀請加拿大馬偕故鄉的風笛隊前來參加揭幕典禮,淡水鎮並將每年6月2日訂為淡水馬偕日。

◆滬尾偕醫館:位於石像旁的馬偕街,馬偕在1879年獲得一位同樣姓馬偕的美國婦人捐款所建,為台灣第1所西醫診所,於清法戰爭時,協助救治受傷的清兵,當時還曾在此從病死的西班牙水手身上首次發現「肺蛭蟲」,目前做為展示馬偕與長老教會的文物館。

◆淡水教會:與偕醫館毗鄰,是馬偕於1872年在台灣建立的第1間教會,目前這棟仿歌德式的建物,是於1932年紀念設教所重建,1933年落成後成為淡水地標,也是新人拍婚紗照最喜愛的景點之一。

◆馬偕上岸處:沿鎮公所後方環河步道朝出海口方向步行約5分鐘即達,單膝跪在一葉扁舟旁祈禱的馬偕,孑然一身只帶著書籍和急救箱,不顧一切追尋信仰和理想的精神令人感動。

◆教士會館、馬偕故居、姑娘樓和牧師樓:4棟歷史建築位於真理街真理大學校園,校方於上班時間開放入園參觀,其中以純白色的馬偕故居造型最為優美雅致,為馬偕設計,建於1875年。

◆牛津學堂:馬偕於1880年返鄉募款籌建新式學校,獲家鄉牛津郡鄉親支持,1881年馬偕重返淡水興建,稱為牛津學堂,為中西合璧式建築,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暨馬偕紀念館。

◆馬偕博士及夫人墓園:位於淡江中學大門直走到底,熱愛台灣的馬偕,娶台灣女子為妻,過世也選擇在台灣長眠,每年馬偕日,眾人在此感念馬偕為台灣所做的犧牲與奉獻。

馬偕故居。(記者翁聿煌攝)

馬偕故居。(記者翁聿煌攝)

淡水教會。(記者翁聿煌攝)

淡水教會。(記者翁聿煌攝)

教士會館。(記者翁聿煌攝)

教士會館。(記者翁聿煌攝)

滬尾偕醫館。(記者翁聿煌攝)

滬尾偕醫館。(記者翁聿煌攝)

牛津學堂。(記者翁聿煌攝)

牛津學堂。(記者翁聿煌攝)

馬偕上岸處。(記者翁聿煌攝)

馬偕上岸處。(記者翁聿煌攝)

馬偕與夫人張聰明墓園。(記者翁聿煌攝)

馬偕與夫人張聰明墓園。(記者翁聿煌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