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任教育局長 「回娘家」圓桌會
〔記者林恕暉/台北報導〕台北市教育局昨天邀請林昭賢、吳英璋等8位歷任教育局長回娘家,不少員工興奮的抱著老局長們又叫又跳;包括黃昆輝、施金池等多位前局長都建議教育局加強學生品德教育,現任教育局長吳清山表示,他會持續推動品德教育。
教育局昨天邀請歷任教育局長回娘家,包括高銘輝、施金池、黃昆輝、陳漢強、林昭賢、吳英璋、郭生玉、吳清基等前任局長都回到教育局,與老同事敘舊,官員們見到老長官紛紛列隊鼓掌,有人又叫又笑,搶著與老長官合照。
教育局同時也舉辦歷任局長圓桌論壇,請前局長們發表對北市教育看法。今年高齡80歲的前教育局長施金池說,他任局長是30多年前的事情,他希望教育局能提倡「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發展,得知現任局長要推動品格教育,他很高興。
曾於68年間擔任北市教育局長的黃昆輝表示,現在廣設大學,導致零分考生也能進大學,但是升學主義仍盛行,技職教育受到排擠,社會以多數勞工為主,本應以技職為基礎,他希望教育單位應重視技職教育,不要放棄高職。他也認同施金池前局長的看法,認為應該加強老師的品德教育、生活輔導能力,強化對學生的生命教育。
80年間擔任局長的林昭賢表示,很多非教育專業者推動教育改革,體制外的教育改革者認為改革太慢,現在證實很多改革都是負面的,政黨輪替後,教改還是要由教育專業者來做,尤其校長遴選加入教師、家長後,使得校長尊嚴大幅下滑,教育工作很難推動,他希望現行的高中、大學校長遴選應予改變。
接著發言的前局長吳英璋則說「我應該就是體制外的教改人士」,立即引發在場人士哄堂大笑,他自認並非教育體系出身,推動輔導工作多年,他為此特別唸了30多本教育學的書。他認為體制外的人士是提出關鍵觀念,再由體制內的教育工作者整合,才能達到教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