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雲林)台西工業區轉綠能專區 不解編

台西工業區目前多作漁業養殖使用。(記者詹士弘攝)

台西工業區目前多作漁業養殖使用。(記者詹士弘攝)

2017/03/03 06:00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雲林縣府為活化台西工業區,朝「綠能專區」發展,一度希望工業局解編,但推動時發現工業用地解編後變成養殖用地,有開發不確定性變高、發電用地面積減少問題,經與工業局討論後決定不解編,朝尋求私地主合作,成立電業公司,轉型為台西綠能專區。

變養殖用地 開發不確定性變高

台西工業區面積約一千一百六十三公頃,編定成離島工業區台西區已廿六年,也是唯一的內陸離島工業區,數度招商都沒有成功,目前用地多從事漁業養殖業,縣府為活化工業區,朝綠能產業園區發展,一度爭取工業局支持解編,唯深入研究後,發現解編後可能遭遇更多障礙。

副縣長丁彥哲表示,工業區解編需要二至四年時間,曠日廢時,解編成功後恢復成農漁牧用地,主管單位變成農委會,農地「種電」土地屬於嚴重地層下陷地區或不適合農漁業耕種或使用地區,工業區解編變農地後,增加需符合「農地農用」的不確定性。

丁彥哲指出,農地「種田」有「主從」關係,「種電」面積比率受限,比不上工業用地;更不用說解編後各私地主對自己土地使用有自主權,讓整體開發充滿變數。

直接改綠能工業區 2年可完成

縣府與工業局、能源局研究後,認為工業地解編不確定性高,如果直接由現在的傳統工業區轉型為綠能工業區,只要重做環評,時程約一年半至二年即可完成,變數減少、時間也縮短。

建設處長蘇孔志也說,縣府所提出的綠能首都基礎建設計畫已獲得到行政院支持,經濟部也依據綠能專區整體開發規畫方案,編列四百萬元經費給縣府作可行性評估及配套措施研究;行政院也支持工業區不解編,避免後續土地開發過於零碎,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增加投資風險,希望縣府扮演主導角色,尋求地主合作,共同開發。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