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藍眼淚夜光蟲 海大繁殖成功

    夜光蟲發光情形。(記者俞肇福攝)

    夜光蟲發光情形。(記者俞肇福攝)

    2017/02/24 06:00

    二月初大量人工繁殖成功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到馬祖看「藍眼淚」,不用再擔心會撲空,未來一年四季看見「藍眼淚」,將不再是夢!

    每年四月到九月,在馬祖地區掀起一股「藍眼淚」的觀光熱潮,海洋大學研究團隊透過單離培養的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經過一年研究,今年二月初大量人工繁殖成功;海大校長張清風說,最快今年在馬祖南竿水試所舊址改建的教育展示館就可看到「藍眼淚」、北竿海大校區的教育展示館,則可能要到明、後年才能看見。

    張清風表示,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在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經費支援下,推動「馬祖海域海洋生態整體調查計畫」,除了證實「夜光蟲」就是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同時已經掌握大量人工繁殖的關鍵技術,未來可發展人工「藍眼淚」,做為觀光或文創產業用途,同時透過長期觀測,也可以做「藍眼淚預報」,促進當地觀光發展。

    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蔣國平表示,研究團隊去年四月在連江縣南竿鄉介壽澳口利用單離培養,發現螢光生物為夜光蟲,同時七月份在福澳港與介壽澳口周遭海域利用浮游生物網進行大規模樣本採集,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將不同螢光素氧化酶RNA定序出來,發現八十五.一%到九十七.二%的序列為夜光蟲所有,再次證明馬祖藍眼淚現象確實為夜光蟲所造成。

    蔣國平說,藍眼淚「淚況」最佳時期,大概都發生在植物性浮游生物快速成長藻華期間,特別是在藻華結束時,夜光蟲數量達到最高值,濃度每升海水超過三百隻。

    初步證實夜光蟲會大量出現,為植物性浮游生物所誘發,為一自然界微生物食物網循環所致的物種交替現象,非海域污染生物,更不應該視為有害的赤潮生物。

    海大教授蔣國平研究團隊成功繁殖夜光蟲。(記者俞肇福攝)

    海大教授蔣國平研究團隊成功繁殖夜光蟲。(記者俞肇福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