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未到位 溪洲部落遷居重建延宕
溪洲部落位於新店溪畔,房屋都是由居民自行建造,風格獨特。(記者張安蕎攝)
〔記者張安蕎/新北報導〕為解決河濱都市原住民居住問題,市府今年六月協助三鶯部落展開全國第一件自力造屋案,同樣急盼遷居的溪洲部落,目前仍未籌到重建資金,與市府因對重建的「三三三」模式各有不同解讀,雙方已協調半年,尚未取得共識,家屋基礎工程也因設計更改而延宕,本月起國產署便開始收取重建基地的租金,重建之路充滿變數。
比照三鶯部落模式 自力造屋
溪洲部落位於新店溪畔,每逢颱風來襲,一百七十八位居民都擔憂洪水肆虐,被迫撤離家園,另覓安置處所,市長朱立倫曾承諾,將建設社會住宅安置族人,但計畫因未獲中央核定,改為比照三鶯部落的自力造屋模式,未來家屋將屬於族人私有。
三三三模式 與原民局解讀不同
重建經費來源,也依照三鶯部落的「三三三」模式,政府負擔三分之一,居民自籌三分之一,銀行貸款三分之一,不過,原民局與溪洲部落卻對模式有不同解讀,造成資金尚未到位。
溪洲阿美族文化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鄭正文表示,一戶家屋平均造價為一百五十萬元,貸款額度約五十萬元,六月底會議紀錄上載明,「市府協助出資部分係以毛胚屋之造價為基準」,族人們因此認知,市府會出三分之一的家屋建設費用,未料實際上卻只出公共工程的經費,等於一戶平均需負擔一百萬元自籌款,許多家戶大感吃不消,本月起國產署便開始收取重建基地的租金,繳了錢卻無法自力造屋,令族人很心急。
原民局:應自籌家屋興建費
原民局長楊馨怡表示,該會議是在討論家屋設計方式,並非三三三模式的定義,事實上,市府出資經費相當可觀,包含管線、水塔等公共工程,以及家屋的基地、廣場、聚會所,金額至少四千萬以上,且三鶯部落也均是居民自籌家屋興建費用,市府不宜用公帑幫私人建物出資,也不可能為溪洲開特例。
楊馨怡建議,族人應秉持自力造屋精神,可透過變更家屋設計、材質等,將造價調整為自己可負擔的金額。目前正在審查家屋設計,貸款也即將到位,預計十月底家屋基礎動工,期許約四至六個月完工後,族人便可運用自籌款,展開自力造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