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百工心面貌】蠶農:堅守初衷不「繭」單

    小學時養蠶寶寶是台灣人橫跨世代的共同回憶,藉由養蠶的過程,大家也都知道有蠶農,但本土蠶農幾經凋零,而在苗栗有位蠶農依舊努力不懈,延續著這個古老行業的命脈。(記者李惠洲/攝影)

    小學時養蠶寶寶是台灣人橫跨世代的共同回憶,藉由養蠶的過程,大家也都知道有蠶農,但本土蠶農幾經凋零,而在苗栗有位蠶農依舊努力不懈,延續著這個古老行業的命脈。(記者李惠洲/攝影)

    2018/06/02 06:00

    記者吳書緯/報導

    在小學自然課養蠶是台灣人的共同回憶,也從蠶寶寶吐絲結繭的過程中了解蠶絲的原理,以及歷史課本看到的「絲綢」是從何而來,因而知道有蠶農這一行。

    苗栗獅潭的涂泉明是目前台灣碩果僅存的蠶農,涂泉明原先以務農為生,但祖先所留下的幾分地不足以維持生計,經常需要外出打零工補貼家用,到了1970年代,恰逢政府推廣蠶業,他發現對於改善家境大有幫助,因此成為蠶農。但好景不常,1990年代由於台灣蠶絲的生產成本高於其他國家,導致台灣的蠶業在國際市場下失去競爭力,因此1992年政府宣布放棄蠶業,並協助蠶農廢耕。

    面對當年的變局,涂泉明回憶:「蠶業是那麼好的東西,有歷史也有文化,政府過去也花了許多資源在發展蠶業,不能說廢就廢,我們一定要堅持一下,把這個產業留下來。」這成為他延續至今的動力;但從原本只要將蠶寶寶養到吐絲成繭,之後等著蠶繭被收購的模式,變成從育種開始,到蠶吐絲之後也要負責將蠶絲加工,涂泉明也花了不少心力研究吐絲後的製程;對於涂泉明來說,最累的工作還是必須要每天在接近3公頃的桑樹田摘取桑葉餵飽蠶寶寶,蠶寶寶從孵化到吐絲大約需要25天的時間,這段期間就是不斷地啃食桑葉成長。

    在涂泉明的蠶場,看不到一顆顆的蠶繭,因為涂泉明採「平面繭」的做法,讓吐絲中的蠶寶寶在平台上將蠶絲吐盡,平均每隻蠶寶寶能吐出1,100至1,200公尺的絲線,這些絲線會在平台上聚集成片狀,而不是各自成繭,接著自平台把一片又一片的蠶絲取下,包裹在布裡放入大鍋子中,將小蘇打粉與南僑水晶肥皂加入沸水中清洗,這個步驟是去汙與脫膠,沒有脫膠的蠶絲會變硬,而且蓋起來也不暖和。之後將蠶絲自布中打開,放入清水中洗滌,將膠洗淨,接著在自家前埕曬乾。到了製作蠶絲被的過程,則是會請鄰近的阿姨一起來幫忙,將蠶絲一片又一片拉展成與被子的面積一樣大小,而因為每個人手的力道不一,所以4人要不時換位子,讓每一邊的蠶絲的厚薄度能達到均勻。

    涂泉明不僅持續養蠶製被的過程,更將農場轉型成為生態教育農場,讓民眾可深入參觀,這也是他在近30年前遇到政府放棄蠶業時繼續堅持的初衷「把這個產業留下來,讓更多人知道」,而現在他的兒子也跟在他身邊學習,延續蠶農這一行在台灣的傳承。

    涂泉明/70歲。涂泉明的祖先百年前自竹北遷居苗栗獅潭後,世代務農維生,1979年正式成為蠶農,在1992年政府放棄蠶業後依舊堅持蠶農工作,並將農場轉型成為生態園區,讓年輕一代認識蠶業。(記者李惠洲/攝影)

    涂泉明/70歲。涂泉明的祖先百年前自竹北遷居苗栗獅潭後,世代務農維生,1979年正式成為蠶農,在1992年政府放棄蠶業後依舊堅持蠶農工作,並將農場轉型成為生態園區,讓年輕一代認識蠶業。(記者李惠洲/攝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週報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