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基因算命」 台大算出血癌存活率
替基因算命流程圖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列入國內十大癌症的「血癌」,常是連續劇用來煽情催淚的手段,讓民眾聞血癌色變,台大團隊從基因切入,幫患者「基因算命」,找出血癌病人的高低風險存活率,進行個人化精準治療,未來也可延伸到食道癌、肺癌、乳癌等患者,最快三到五年可臨床運用。
團隊由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田蕙芬、台大生醫電資所所長莊曜宇等組成,採用大數據分析,鎖定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從三百多位血癌病患的基因表現圖譜中,找出三個微小的核醣核酸,以及其他十一個基因表現,根據活性來打分數,拿來預測病人未來的可能結果。
莊曜宇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血癌中最常發生的類型,台灣每年約新增八百名病例,病症是骨髓中白血球過度增加與分化失常,病患無法正常造血,會貧血、發燒、容易出血,臨床上多用年齡、性別等判斷,如今團隊研究的重大突破,將可快篩基因。
莊曜宇說,透過分析能找出血癌患者的死亡風險高低,若為低風險患者,就先採用標準化療控制病情,如果是高風險患者,那須考慮骨髓移植,等於是透過基因來「算命」。類似的高通量基因分析技術,雖可在兩天內將病人全部基因分析,但費用高達數萬元,團隊僅從數萬基因資料中鎖定關鍵,只要花二到三小時檢測,費用也降低到只要一、二千元,大幅降低了民眾負擔,預估三到五年內可臨床運用。
基因檢測將更快速又便宜
田蕙芬表示,血癌須做化療,但高風險患者做骨髓移植也恐有併發症,精準治療因此相當重要,醫師除了注意治療效果,也要減少病人身上的副作用,新技術可有效使醫師更了解該如何精準地「對症下藥」,以提高治癒率。因為血癌細胞會在全身流動,也是標靶治療中最早進行基因突變研究,這次血癌基因研究的突破,可造福醫界及病患,未來更有機會運用在別的腫瘤基因快篩上,例如食道癌、肺癌、乳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