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類食品添加物 食藥署重訂標準
食品添加物多,食藥署將重新規範十七類食品分類系統,並提供民眾上網檢索添加物的規範。(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市面上食品添加物有上千種,但用在哪?限量多少?卻雜亂不清,衛福部食藥署重新對十七種類食品訂定添加物標準,預計後年公告。
食品添加物種類、功能多,例如香腸添加亞硝酸鹽除可維持鮮紅肉色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肉毒桿菌中毒;沙拉油添加維生素E可以防止油脂氧化;餅乾、鬆餅添加膨脹劑產生鬆軟口感;醬汁中添加黏稠劑可增加附著性及口感;甜味劑可讓不適合吃甜食的人,也可以選擇具甜味的食品。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高怡婷說,現有的食品規格標準設計已跟不上時代潮流,因此食藥署花費長達一年時間討論、重新設計草案,並到各地向食品加工產業進行溝通和意見蒐集,新標準也是參考國際規範。
新的分類中,例如以前定義模糊的「品質改良劑」就分拆成抗結塊劑、酸度調節劑;日前營養午餐業者在白飯中添加的反丁烯二酸是為調整酸鹼值,這次從調味劑被歸類為酸度調節劑。
新措施對食品廠商影響大,過去若添加物沒有限量規範,新法中被歸類為防腐劑就得依使用用途訂定使用限量額度,提升食安規格。
另外,食藥署官網也會建置食品添加物檢索系統,只要輸入食品添加物名稱,就能查詢添加物可使用的食品類別、限量標準,避免再將違法添加物吃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