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7-18 ℃

水下文化資產小檔案

東沙環礁西部發現古沉船的鍋爐。(鄭明修提供)

東沙環礁西部發現古沉船的鍋爐。(鄭明修提供)

2015/08/20 06:00

一般人常將水下考古誤解為水下尋寶,或者與打撈沉船混為一談。水下考古是利用潛水裝備與海洋探測科技,藉由調查與發掘淹沒在水下的船隻、遺跡與遺物等,來研究過去人類的歷史與文化。

國際上第一個關於保護水下資產的國際性公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水下文化資產公約》於2009年1月2日生效,定義「水下文化資產」是指部分或全部位於水下,週期性或連續性地存在至少100年,具有文化、歷史或考古性質的所有人類生存的遺跡,例如:遺址、建築、房屋、工藝品和人的遺骸,以及其考古與自然系絡;船隻、飛行器、其他運輸工具或上述三類的任何部分所載貨物或其他物品,以及具有史前意義的物品。

(資料來源:臧振華、科技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