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飲食西化/台灣人吃米量 產稻國最低

2011/08/16 06:00

25年來消費量少近半 僅中國南韓一半

〔記者鍾麗華、林曉雲、林國賢/綜合報導〕台灣盛產稻米,但台灣人吃米飯卻吃得最少!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各國人民每年稻米消費量,台灣在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中,消費量位居末位,每年僅吃了五十公斤,只有中國、南韓的一半。學者專家認為,米食教育必須從小做起,學校的營養午餐應多供應白飯,不要提供麵食。

受飲食西化影響,國人的稻米消費量直直落。根據農委會統計,我國在一九八四年時,每人每年稻米消費量為八十四.四公斤;二○○九年為四十八.○九公斤,廿五年來幾乎少了近半,二○○九年時,小麥進口量已超過國內稻米年產量。。

七十多歲的老農民鄭永三就感嘆,年輕時桌上有一碗白米飯,光聞香氣,就讓人垂涎三尺,那一餐吃得特別有飽足感;現在種稻的農民愈來愈少,喜歡吃飯的人也愈來愈少,有時候連自己的兒孫都不願意每天三餐吃白米飯,甚至連稻米是什麼樣也不瞭解,讓人感嘆。

開南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吳明敏指出,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資料,日本稻米消費量為六十八公斤。我國若鼓吹多吃米食,由五十公斤增為日本的六十八公斤,增加十八公斤,預估可減少十一.五萬公頃的休耕農地,也能降低對小麥的進口依賴,提高現僅卅二%糧食自給率。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日本有「食育基本法」,將「食育」納入中小學教育,藉此提高糧食自給率、稻米食用量,台灣這部分做得不夠。政府應強制規定學校營養午餐必須使用台灣農產品,小朋友才能從小養成「在地消費」的觀念。

「吃飯等於支持台灣農業。」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說,日本已把農業栽培納入中小學教育,但台灣政府卻不願彰顯農業價值,還是「賤農」心態。 吳明敏與郭華仁都認為,澳洲、美國等國小麥協會都積極在台推廣小麥產品,政府應成立專責的米食研究及推廣中心,對國內外宣揚米食文化。

每人多吃一公斤米 少5600公頃農地休耕

農糧署副署長游勝鋒表示,近年政府推廣「多吃一口飯」,每年每人增加一公斤白米消費量,可以減少五千六百公頃農地休耕,提高糧食自給率○.二四%。農糧署也與飯店合作推動米食饗宴,並結合地方政府舉辦米粉節、粄條節、豬腳飯節等,也推廣米穀粉應用,減少麵粉用量。

教育部表示,營養午餐是要吃米飯或麵食,得回歸學校本位,由各學校的老師、家長、營養師組成的營養午餐委員會討論後決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