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設計抗體 提高新藥開發成功率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由美國生物化學家貝克(David Baker)(左起)、英國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技術專家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瓊柏(John Jumper)三人共同獲獎。(法新社)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今年諾貝爾獎AI當道!昨日獲得化學獎的貝克開發出「Rosetta」與哈薩比斯與瓊柏的「AlphaFold」皆是用AI演算來預測、合成蛋白質,生成式設計抗體,大幅提高新藥或疫苗開發的成功率,更有機會製造光合作用酵素等,投入環保永續行列。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昨邀請學者分析化學獎得主貢獻,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昆峯表示,科學界五十年來面臨「蛋白質摺疊」領域困難,希望解密從胺基酸到DNA進而產生功能的過程,貝克在二○○三年開發出Rosetta,是全球首個用軟體設計出人工酵素,且不存在世界物種DNA序列之中,學界趨之若鶩。
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黃介嶸則說,英國人工智慧研究者哈薩比斯與美國科學家瓊柏則在貝克基礎之上,開發出AlphaFold,用機器學習方式,擺脫物理運算,從幾十萬筆蛋白質結構中訓練出序列,進而達到用AI生成從未見過的蛋白質結構。
清華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楊自雄補充,哈薩比斯跟瓊柏在DeepMind工作並研發出AlphaGO(AI圍棋軟體、締造電腦打敗人類里程碑),如今兩人更用AI解決蛋白質複雜問題,他比喻,ChatGPT是學習生成人類語言,AlphaFold則回答蛋白質3D結構,二○二○年AlphaFold2準確率達到九十%,現在已發展至AlphaFold3,其計算出蛋白質結構,有助後續藥物研發。
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徐尚德表示,用AI預測及生成蛋白質結構,未來可望投入免疫療法CAR-T,透過AI快速設計生成相關免疫蛋白藥物,其他疫苗也可省去動物實驗生成各種抗體的步驟,加速新藥開發。不過應用雖然廣泛,但未來法規安全仍要兼顧,另也可試著生成具光合作用且存活長的酵素,取代太陽能板,促進環保及永續領域。
徐尚德曾申請進貝克實驗室,可惜未能如願,後來遠赴西雅圖大學聽演講,感覺他雖已六十歲,仍像剛離開大學的瘋狂研究生,超級有創意且充滿好奇心,去年台灣生物物理學會也邀請他錄影發表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