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建鳳山昭忠祠碑 復刻回歸鳳山
高雄歷史博物館歷經半年,完成「敕建鳳山昭忠祠碑」復刻。(高雄歷史博物館提供)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雄市鳳山區昔為清末淮軍來台開山撫番駐紮地,部分淮軍安葬北門外武洛塘山,鳳山淮軍文化僅存文物只剩「敕建鳳山昭忠祠碑」,北門里長謝秀霞與鳳山社區大學爭取復刻文物碑體回歸地方,高雄歷史博物館歷經半年完成復刻,預計八月將移交公園處重回舊地,武洛塘山也打造成為綠地,串聯北門文創基地,重現淮軍歷史文化。
鳳山城迄今二百多年,清末淮軍來台總人數大約一萬多人,高雄歷史博物館表示,碑體歷史脈絡清末為開山撫番,福建提督唐定奎率淮軍征伐原住民,軍士官兵死難者近二千人,分別埋葬於屏東枋寮與鳳山北門外,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於鳳山北門外建昭忠祠,並立碑為記;據耆老表示,因日治時期興建輕便軌道拆除昭忠祠後,移至台北新公園碑林存放,後由台灣博物館收藏迄今,屏東尚有淮軍墳塚,但淮軍僅存文物不多。
北門里長謝秀霞與鳳山社大爭取「敕建鳳山昭忠祠碑」復刻文物碑體回歸地方,經高史博去年九月協調台博館同意配合啟動復刻程序,但碑體上文字因風化已不易判讀,委託專家學者將碑文實物與拓片研究比對,進行人工複製,完成復刻昭忠祠碑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