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非異性戀男受害最多 達3成

前5大數位性別暴力樣態

前5大數位性別暴力樣態

2024/07/17 05:30

學者︰勿責備被害人 加強宣導求助管道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網路普及讓性別暴力不再限於實體,「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狀況調查報告」發現,各類型的受害樣態中,「非異性戀男性」終生盛行率達到卅.二%,遠超過其他族群,但尋求輔導諮商人員、警察、律師等正式管道幫助的比例也明顯更低,受害人自述與出櫃風險、較少聽聞正面經驗有關。

計畫主持人、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特聘教授王珮玲說,數位性別暴力盛行率與「性別及性傾向」密切相關,調查將填答人分為四類族群,「非異性戀男性」數位性別暴力終生盛行率高達卅.二%、「非異性戀女性」以十五.二%次之,「異性戀女性」為九.五%、「異性戀男性」為六.一%,且此處所稱「非異性戀」,包括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其他等樣態。

王珮玲指出,非異性戀者在事件後求助於正式管道的比例遠較異性戀者來得低,如單就求助於「警察」的比例來看,「非異性戀男性」無人尋求此一管道、「非異性戀女性」僅有二.六%,但「異性戀男性」、「異性戀女性」比例分別為八.七%、五.四%。

政大新聞系副教授方念萱說,依據研究訪談的七位男同志受害人自述,求助時對於報警缺乏周知的正面經驗分享,再加上出櫃風險,會導致受害人抗拒通報,也因為周遭他人常對當事人的受暴經驗缺乏同理,覺得被害人小題大作、過度反應,導致受害人出現無助感,更擔心遭加害人反告。

方念萱呼籲,各界應先從「不要責備被害人」開始改變,建構友善社會環境,並加強宣導求助管道資訊,讓被害人能勇敢走出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