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對抗暖化致災 學者建議研擬科研生態圈/應成立政院等級的上位機制啟動國家計畫 統合執行調適工作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指出,若未來無法有效控制增溫,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岸溢淹面積增加,其中將以雲林、台南、基隆最顯著。圖為雲林海岸示意圖。(資料照)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指出,若未來無法有效控制增溫,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岸溢淹面積增加,其中將以雲林、台南、基隆最顯著。圖為雲林海岸示意圖。(資料照)

    2024/05/09 05:30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氣候變遷下,極端高溫、瞬間暴雨頻率增加可能致災外,對於農漁業也將造成嚴重衝擊,民眾罹患憂鬱症機率也增加。學者建議,要有行政院等級的上位機制啟動國家計畫,並研擬「科研生態圈」,若只靠各部會單打獨鬥效果不彰。

    水稻恐減產、重鬱症發生率上升

    根據昨天公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模擬情境,氣候若持續暖化造成海水不斷升溫,到世紀末,發生大於一.二公尺颱風暴潮的海岸線長度將增加百分之十二.五。此外,氣候變遷也衝擊台灣的糧食安全,評估到世紀中水稻產量將減少十三%、世紀末更會減少十八%。健康方面,重鬱症的發生機率也會隨溫度增加上升,尤其是針對六十五歲以上的族群。

    過去強調透過「減緩」溫室氣體人為排放,降低環境變遷對人類的衝擊,學者提醒,如今則須進一步設法「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建議,針對調適工作,應成立一個行政院等級的上位機制,啟動國家計畫研擬「科研生態圈」,由上而下統合學研、政府各機關執行調適工作,並挹注氣候調適相關預算、人力。

    環境部氣候署副署長黃偉鳴則說明,目前第三期的「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一一二年至一一五年)」,去年底已通過行政院核定,將投入四千多億元經費,由各部會依主責內容推動調適工作,包括提升維生基礎設施韌性、強化水資源系統管理、確保農業生產等,來提升台灣整體環境調適能力。

    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則指出,第三期氣候變遷行動方案的四千億預算看似很多,然而僅是「新瓶裝舊酒」,建議未來碳費收入應提出一定比例,直接挹注支持氣候調適科學研究及相關工作上。

    調適方案應關注雲林、台南、基隆

    趙家緯也指出,今年十月地方政府就要提出地方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如何妥善利用這份科學報告訂定因地制宜的調適方案也是關注重點,例如科學報告指出,海平面上升將導致雲林、台南、基隆的淹水面積顯著增加,即可關注這三縣市的調適方案有無因應對策,以及中央財政能否提出相關資源協助地方政府。

    台灣未來氣候變遷推估與衝擊

    台灣未來氣候變遷推估與衝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