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評估農作猴害納保
新竹尖石鄉秀巒村的水蜜桃果園慘遭猴害,地面上到處都是被啃過的水蜜桃和被丟棄的白色套袋。(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陳文嬋/綜合報導〕台灣獼猴自二○一九年從保育類動物降為一般野生動物後,族群增加,經常侵入山區農地、果園,造成農損,農業部補助農民架設電網,但成效不彰。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建議農業部研議猴害等農業保險,農業部代部長陳駿季允諾由農金署評估是否可開辦,以降低農民損失。
為兼顧生態與保育,農業部推行生態服務給付,十月起新增諸羅樹蛙、山麻雀等五物種。立院經濟委員會昨審查農業部預算解凍案,郭國文質詢表示,生態服務給付方案極好,但非保育類動物、無法納為給付物種的獼猴,常造成農民巨大損失,例如整園芒果咬一口就丟棄,台南市南化、大內、楠西等區的農民都苦於猴害。由於這些區域鄰近高雄甲仙等區,郭說近日有農民透露聽聞高雄市府發公文給台南市府,要求管好轄區猴子,別跑到高雄來。不過,記者求證,高雄市府農業局澄清沒有發文,台南市府也查無公文。
郭國文坦言未親眼看到公文,但如何處理猴害確實是個問題,因為不可能獵殺,電網效果也不好,建議納天災救助或推農業保險。
陳駿季回應,動物造成農損無法納入天災救助,但會請農金署評估是否可開辦猴害農業保險。他表示,因為獼猴已非保育動物,無法用生態給付處理,雖野保法有規定,若獼猴造成危害時,可採必要手段獵殺,但若真獵殺獼猴,難以被輿論所接受。對於如何驅猴,還要跨部會討論。
林業保育署長林華慶表示,部分農作產區與森林靠太近,沒有緩衝地帶,獼猴被果樹吸引,目前用電網驅趕成效不佳,將針對猴害較嚴重的地區,會同專家學者與地方農改場討論,提出可行的防制措施,比如架設防猴網等。
高市府農業局表示,目前包含柴山區域推廣「不接觸、不餵食、不干擾」的台灣獼猴三不政策,或在農作區域推廣電圍網,甚至試辦聲波驅趕獼猴、提供工作犬驅猴等,都是高市府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