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小水力發電 台東辦綠能論壇
台東延平鄉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除了溫泉,也正開鑿地熱供做發電。(記者黃明堂攝)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東縣府因應我國從能源轉型逐步邁向二○五○年淨零目標,昨天起一連兩天舉辦綠能論壇,針對地熱、小水力等議題探討與交流。縣長饒慶鈴表示,透過論壇集合產官學各界,交流再生能源未來發展,期盼邁向綠能城市。
邀產官學界 交流再生能源發展
綠能論壇邀請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之資深工程師戴文達、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張彥堂科長、台灣大學水工試驗所游景雲主任及元智大學全球處副國際長尤淨纓教授等擔任講者,並安排前往台東第一座地熱與觀光結合之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進行現場觀摩導覽,讓與會者了解再生能源的應用。
增強型、深部地熱系統 提高效
率地熱方面,工研院資深工程師戴文達表示,傳統型地熱發電是通過鑽井將地熱流體從地下儲集層中取出,驅動渦輪機發電。目前研發中的發電技術包括增強型地熱系統、深部地熱系統、地熱熱泵系統等,在未來可實際提高地熱發電效率和可持續性。
小水力發電 利用既有設施建置
小水力議題方面,台大水工所游景雲主任說明,小水力發電是指利用圳路或既有水利設施,設置未達廿MW的水力發電系統。整體上規模較小,對環境較友善、工程簡易且工程成本較低。不同於中大型水力之大規模開發環境、興建大壩及大電廠的建置邏輯,小水力發電是利用既有環境及設施,在最小影響程度下建置的發電系統,並具備白天和夜晚都可以穩定發電之特性。
饒慶鈴說,台東縣持續不斷地推動再生能源,成立全台第一個縣市政府層級的「綠能推動辦公室」單一服務窗口,「綠能城市」已成為台東的重點發展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