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桃園)洪惟助30多年研究 中央大學辦崑曲特展

「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的開館,擔任館長的洪惟助是最大推手。(記者李容萍攝)

「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的開館,擔任館長的洪惟助是最大推手。(記者李容萍攝)

2023/07/29 05:30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即起推出「尋找崑曲瑣憶」特展,這個月適逢館長洪惟助八十大壽,特展主軸是洪惟助卅餘年崑曲行腳的故事,他的門生書法家游國慶、台灣戲曲學院教授林曉英、攝影詩人曾進發等人到場獻上各自作品為恩師賀壽。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表示,洪惟助一九七二年就來校任教,長期從事崑曲與戲劇的研究推廣工作,累積豐富的成果,二○一七年底在中大籌設崑曲博物館,提供數十年來蒐藏的上萬筆文獻、六千餘筆影音資料及有數百年歷史價值的崑曲珍品,退休後持續投入崑曲工作 。

洪惟助說,因為父親喜愛崑曲,他自幼耳濡目染,也對崑曲產生興趣,後來在中文系授課時,發現很多劇種都有人研究,唯獨崑曲沒有,但崑曲是中國戲劇史上的重要劇種之一,越劇、京劇等戲曲都向崑曲學習,他因而投入崑曲的研究。

洪表示,一九九二年成立中大戲曲研究室(崑曲博物館的前身),每年多次走訪中國,記錄崑曲藝人、學者的身影,早期中國還沒什麼人研究崑曲,崑曲演員很寂寞,看到他都很開心,也捐贈很多文物與文獻讓他收藏。

「尋找崑曲瑣憶」特展進行至十二月廿九日,每週二至四免費入場參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