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專家看法大不同/適時求診及早治療 節省開支 vs.推行部分負擔新制 抑制浪費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分析,高診次人數消長明顯與疫情連動。 (資料照)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分析,高診次人數消長明顯與疫情連動。 (資料照)

2023/04/06 05:30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高診次就醫人數成長,有專家認為,推行部分負擔新制可評估提高民眾自行負擔程度,以此抑制。但也有專家認為,適時求診可強化預防保健功能,及早發現疾病、治療,有助降低後續更龐大的醫療支出。

高診次人數消長與疫情連動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分析,高診次人數消長明顯與疫情連動。疫情短暫影響民眾不敢就醫,當這個因素消退時,民眾求診行為回到上升方向。

洪子仁認為,若是未來健保部分負擔制度無法提高人民到「有感」程度,進而抑制不必要醫療,很難改變就醫量向上趨勢。醫療費用支出若持續成長,可能要調整費率或其他方式因應,才能夠滿足民眾就診需求的發展。

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台灣健康經濟學會前理事長周穎政指出,若校正性別、年齡、慢性病等因素後,從長期趨勢來看,台灣人就醫次數並未較廿年前明顯上升。因此若要檢討醫療浪費,將就醫次數上升與醫療費用成長連結,似乎是過於片面解讀。他認為健保支出增加主要與人口高齡化、慢性病增加,以及新藥、新科技推陳出新,可用的檢查檢驗與治療工具變多,費用也跟著較高等有關。不過,對於求診次數較高的個案,應該持續輔導,並加強疾病整合照護。

周穎政表示,疫情是一面照妖鏡,也是雙面刃。當時整體民眾就醫或高診次求診數量下降,有些確實減少非必要醫療,有些卻是有病不敢看,導致近來癌症篩檢回溫,不少民眾確診罹癌卻已是晚期。因此要有效節約醫療資源,應強化預防保健措施,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不只對病人有益,也可降低後續健保開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