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迫缺藥 近期已強化供應/王必勝:部分藥品須待第3季恢復供應 會以其他方式補足
衛福部召開記者會說明缺藥因應處理機制。(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藥品短缺持續發酵,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昨說明缺藥六大原因,並彙整最急迫十五類藥品處理進度,強調多數二、三月已逐步強化供應,緩解臨床端需求。涉及業者停產的兩款兒童用藥,則已協調其他廠商生產,部分藥品須待第三季恢復供應,也會先以其他方式補足。
王必勝表示,缺藥原因首先是供應問題,主要為全球性缺藥,輸入藥品因國際需求增加、成本考量,在國內市場較小、國際競爭力低的情形下,輸入數量減少,還有輸入藥品運輸延遲,或無法掌握輸入時間及數量等狀況。
其次是製造問題,像是原料藥、原物料短缺,以及製造廠產能下降,例如缺工、歲休。再來是臨床需求因素,國內呼吸道感染增加及春節連假效應。還有藥品分配不均,廠商優先供應大型醫院,以致診所藥局不易取得藥品。
用藥習慣也是問題,王必勝指出,有些藥品即使有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的「三同藥品」,但涉及醫師處方與民眾使用習慣,可能仍集中特定用藥。此外,指示藥、處方藥的藥價也是問題。
2款停產兒童藥 協調他廠生產
衛福部彙整最急迫十五類藥品處理進度,包含兩款涉及業者停產的兒童使用止吐栓劑、乙醯胺酚口服錠劑,以及預計第三季才恢復供應的特定膨脹型瀉劑、降血壓藥品,多已協調替代生產或增產,或以專案製造或輸入方式補足,多數二、三月逐步恢復供應。
王必勝強調,現若有藥品短缺問題,可透過「藥品供應資訊平台」(http://dsms.fda.gov.tw/)與通報專線(○二)二七八七八二四九通報,會進一步協助。目前缺藥品項已做一些處理,但後續可能仍有其他短缺,希望持續通報。
王必勝也說明,考量缺藥樣態日益多元且跨單位,將成立防缺藥中心,成為食藥署、健保署與醫療院所、藥局、廠商、公協會的溝通平台,強化訊息傳遞,更有效率處理問題。
短缺藥品處理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