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保檢驗檢查新制 石崇良:強化資訊管理 抑制浪費

歷年健保藥費、檢驗檢查費占率變化

歷年健保藥費、檢驗檢查費占率變化

2023/02/20 05:30

記者林惠琴/專訪

攸關民眾就醫支出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第一階段門診藥品、急診最快四月上路,第二階段檢驗檢查影響近千萬人,且一年近兩百萬人批價拿檢驗檢查單卻未做,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牽涉層面複雜,預計上半年先推數位轉型資訊管理措施,若順利抑制浪費、改善四處求醫(Doctor shopping)現象,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未必非推不可。

一年近200萬人拿單卻未檢驗

健保署曾統計,二○一八至二○二○年的每年重複檢驗檢查約一千萬件出頭、涉及約十六、十七億元,但非全為不合理使用。

石崇良指出,推行檢驗檢查部分負擔須考量兩大面向,一是行政上是否做好準備?答案是「沒有」。有些檢驗檢查設有空腹或飯後等各種條件,通常不是門診當天可同步執行,萬一先批價繳部分負擔,後續檢驗檢查日有狀況無法到,會衍生退費問題,比如去年一百九十幾萬件完成批價卻未完成檢驗檢查不算少。若是改檢驗檢查當日再付款,批價人潮將排得更長,電子支付則有各醫院普及性與病人數位落差等問題要克服,處理不易。

二是抑制不當或過度使用的檢驗檢查,是否非用部分負擔手段不可?石崇良認為,可先比照實施多年的「雲端藥歷」兼顧病人安全與降低重複用藥,正在優化系統、強化整合病人檢驗檢查報告查詢,初步有兩大規劃協助醫師快速掌握。

擬新增檢查文字報告上傳

石崇良說明,現有檢驗檢查影像上傳機制,推估二○一八至二○二一年已減少重複使用費用約十六.四億元。考量有些影像檔大,門診醫師病人多、沒時間等待下載而降低查詢意願,研擬新增電腦斷層等檢查的文字報告,醫師看完報告,評估有必要再下載影像,不過此事涉及打報告的人與加速上傳,有待溝通。此外,為有些病人開藥須查詢檢驗檢查變化,例如藥品可能影響腎功能,要先檢視腎功能數據,也將設置主動提示機制。

健保資安新增2道把關機制

健保資安引發關注,石崇良強調,除了員工查詢資料權限最小化外,已再新增兩道把關機制,包含大量資料查詢與下載須經主管事前審查,以及下載紀錄會傳給主管確認是否為其核可內容的事後稽查。同時強化刪除功能,若下載資料經電子郵件傳送出去,也有警訊機制。

健保署長石崇良。(記者方賓照攝)

健保署長石崇良。(記者方賓照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