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提3解方 籲團結國際盟友
過去農產品轉銷日本或歐美國家,就有鳳梨這個成功案例,不過李淳提醒,開拓其他外銷市場初期,毫無疑問會有「陣痛期」。(資料照)
中國蠻橫做法 「台灣不是唯一受害者」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中國以行政手段干擾我國水產品,學者表示,此舉不排除是有經濟脅迫的考量,並提出三大應對解方,包含︰第一,輔導企業分散風險,開拓新的市場或轉內銷;第二,持續盤點其他可能受波及產品,輔助業者事先因應;第三,向WTO提出抗議或關切,目的是要讓國際盟友知道,他們也許會是下一個受害者,應團結面對中國的舉動。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分析,面對中國舉動,應對方式分為短期和長期兩個層次,當務之急是要開拓新的市場或轉內銷;長遠來看,企業要意識到中國是高風險市場,應思考是否繼續在這個市場經營,「並不是要放棄中國市場,但不能只有這個市場」。
「有些人會說,台灣改善兩岸關係就可以解決了,但這不是根本解法。」李淳直言,因為中國政策充滿不確定性,也許今天台灣和中國展開對談,看似暫時化解了,但未來封殺我國產品的機率還是很高。
改善兩岸關係可化解? 再封殺機率高
過去農產品轉銷日本或歐美國家,就有鳳梨這個成功案例,不過李淳提醒,開拓其他外銷市場初期,毫無疑問會有「陣痛期」,因為歐美國家對溯源制度、衛生安全要求、國際認證等,都會比中國來得嚴格,這個部分更需要政府協助。
「其實台灣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李淳指出,過去對澳洲、加拿大、日、韓,中國都做過類似行為,這些作為除了政治訴求,也不排除是「保護主義」,也就是中國國內食品製造崛起,假借政治或表面上的理由禁止進口,其實是要排除其他國家競爭。
雖然有人認為向WTO提出抗議緩不濟急,但李淳認為,此舉背後意義重大,台灣應尋求其他國際盟友、立場一致的國家,讓他們知道「這次台灣是受害者,下次可能就是你」,促使各國團結面對。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也支持拓展其他外銷市場,看新南向機制能否幫助消化這些產品。邱達生說,過去兩岸關係較和緩時,中國大動作向台灣購買很多農漁產品,台灣農漁民為了供應大量需求,必須改變生產結構提升供給,結果當中國從進口端操作、封殺產品時,我國產品就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政府現在更應該持續盤點其他可能被封殺的產品,先行因應。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分析,面對中國舉動,應對方式分為短期和長期兩個層次,當務之急是要開拓新的市場或轉內銷(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