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梨泰院斜坡窄巷僅4公尺寬 倒地者層層堆疊釀憾事/首爾市府未規劃活動對策、人群管制 僅派200警力待命

南韓首爾梨泰院萬聖節趴湧入逾十萬群眾,人流擠進窄巷,最終釀成不幸悲劇。(路透)

南韓首爾梨泰院萬聖節趴湧入逾十萬群眾,人流擠進窄巷,最終釀成不幸悲劇。(路透)

2022/10/31 05:30

〔編譯孫宇青、陳成良、記者呂伊萱、陳昀/綜合報導〕南韓首爾踩踏事故的發生地點,是位在梨泰院地下鐵車站出口旁的小巷,僅約四公尺寬,整個下坡路段則有數十公尺長。由於鄰近漢密爾頓飯店,附近酒吧、夜店和餐廳林立,事發時湧入大批人潮,狹窄的巷弄頓成死亡深淵;前面的人跌倒後,後頭的人如同骨牌效應般層層堆疊,導致最下面的人完全被壓住無法呼吸。專家指出,多數罹難者死於窒息心臟停跳,也有不少死者因受到擠壓,造成內臟破裂出血。

據報導,南韓已解除防疫和社交距離限制,當晚聚集在地鐵梨泰院站附近歡慶萬聖節的人潮推估達十萬人,但首爾警方因忙於其他地方的示威活動,僅計畫調派約兩百名警力到梨泰院一帶待命。

韓聯社指出,根據首爾市府相關人士說法,市府並未就萬聖節活動擬定特別對策,而龍山區廳先前發布節慶防疫指示時,也沒有說明人群管制措施。

目擊者:人潮比平常多至少10倍

目擊者文柱永(Moon Ju-young,譯音)說,當時人潮比平常多了至少十倍。三名休假中的駐韓美軍士兵透露,他們本來也被夾在人群中往下坡推移,還好途中跳到一旁平台,「下一刻事情就發生了,眾人像骨牌一樣倒成一團,人的上面都是人,一層一層的人」。

據報導,人群前方有人被推倒時,後方人群仍持續往前擠,是意外一發不可收拾的原因,有目擊者說「人群堆疊了五到六層」。趕到現場的救護人員疲於應付,不得不請求行人協助施以急救或心肺復甦術(CPR);在現場幫忙的醫師李範錫(Lee Beom-suk,譯音)指現場亂成一團,「很多受害者的臉色蒼白,很多人測不到呼吸或脈搏,還有很多人口鼻流血、腹部逐漸膨脹,無法確認是內出血或氣體累積所致」。

至於被擠壓或踩踏而無生命跡象的人,僅能成排被置於路旁,暫時以毛毯或臨時裹屍袋遮掩;許多死裡逃生的人則頹坐路旁、彼此相擁安慰。

南韓媒體引述專家看法指出,當擁擠的人潮移動時,力量大到可以彎曲鋼鐵,這類踩踏意外通常不是因為真的被踐踏致死,而是在太過擁擠的情況下引發擠壓,嚴重到肺部吸不到空氣的壓迫性窒息。

韓聯社報導,首爾大學醫學院急救醫學科教授宋慶準(譯音)指出,現場多數傷患是因外力重壓造成胸腔無法膨脹,供氧中斷造成缺氧、心臟停跳。

此外,女性死亡人數幾乎是男性的兩倍,專家分析,因為女性所能承受的壓力往往比男性低。一名女性生還者就說,矮個子甚至吸不到空氣。

死傷名單中暫無我國籍民眾

我外交部昨表示,初步了解死傷名單中暫無台灣籍遊客。蔡英文總統則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向韓國政府表達誠摯關懷,並向罹難民眾及家屬致哀。

梨泰院事故位置

梨泰院事故位置

梨泰院慘劇發生後,民眾湧入獻花悼念,或代為祈禱。
(路透社)

梨泰院慘劇發生後,民眾湧入獻花悼念,或代為祈禱。 (路透社)

南韓首爾梨泰院發生大規模推擠踩踏事件導致嚴重死傷,消防及醫護人員緊急替傷者急救或協助送醫。(美聯社)

南韓首爾梨泰院發生大規模推擠踩踏事件導致嚴重死傷,消防及醫護人員緊急替傷者急救或協助送醫。(美聯社)

近年國際重大踩踏死傷事件

近年國際重大踩踏死傷事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