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碳權座談》兆映豐企業董事長卓家旺︰農業廢材發電 技術純熟
兆映豐企業董事長卓家旺。(記者廖振輝攝)
在國發會規劃我國淨零排放的路徑中,農委會積極推動「循環經濟」,將廢料變成農業加工剩餘資材,轉化成「生物炭」,用來改良土壤對抗氣候變遷,再生能源業者兆映豐企業董事長卓家旺說,過去研究得知一公斤的木材可以產生一度電,效率非常高,他就想著台灣行道樹修剪枯枝、農業果樹等廢棄資材,可以藉此有更好的去化方式。
氣化發電原理就是熱裂解,讓廢料從固態變成氣態,將廢料放入雙層壁體結構的燃燒室內,透過燃燒、高溫裂解後,產生可燃性氣體,經過冷凝、過濾等階段,去除氣體內含有的雜質,像是水分、焦油等,再將氣體輸入內燃機中發電。
卓家旺說,他十年前即投入研究,第一代機器會冒出火光、第二代則有氣爆問題,如今技術純熟,第三代機器可利用三百公斤的竹廢料產生八十度電,並可生成竹醋液、生物炭等產品,成功將廢竹效益放到最大。進一步換算,一千公斤的竹子可以產出八千多元的經濟價值。
卓家旺提到,生質能源燃燒後的碳與植物從大氣吸收的碳相同,農業資材是乾淨的生質能料源,不應歸屬為廢棄物,而木材生質能料源需要人力搬運再由車輛運送、機械破碎、氣化設備等,若要減少碳足跡、鼓勵農友與企業投入,應要有更多政策誘因。
卓家旺指出,現在技術有了,效益也看得到,如何達到除害、發電、還能賺到錢的三贏,還需政策推一把,例如協助農民蒐集農業資材時可更方便找到合適地目,協助建立農地到集散地的流程穩定料源,及制訂符合投資成本的躉購費率等,讓更多人願投資電網建置。卓家旺建議,農業部門成立單一專案窗口,提供計畫與補助方案諮詢,建立和政府溝通平台,串連農民與企業,和政府一起做永續發展的投資。(記者邱芷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