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金牛迎春/敬天祈福添好運》吉安慶修院 濃濃日風

八十八尊石佛依序排列。

八十八尊石佛依序排列。

2021/02/12 05:30

記者王錦義/專題報導.攝影

花蓮縣定古蹟吉安慶修院,建於1917年,是日治時期移民花蓮的川端滿二在吉野移民村募建的布教所,屬於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目前主祀釋迦牟尼佛、不動明王等,農曆年節,慶修院也特別準備日本風的拍照打卡點,讓民眾不用出國也有完全置身於日本的感覺。

建築風格 台灣少見

吉安慶修院是台灣少見的日風佛堂,建築風格依循日本傳統,主要為木架構,佛堂正面採出軒式入口,三邊帶廊上設計木欄,面寬3間、進深4間。佛堂為日本式四角板形式的「寶形造」,以四面、六面或八面的平面,收攏在房子的尖頂,屋面並舖金屬浪板,木構架上的頭貫、斗拱(三斗六枝掛)、木鼻等木構件,散發典型日本江戶時期建築風格。

慶修院內還有八十八尊石佛依序排列,據說川端滿二曾遵循真言宗開山祖師─空海大師的遺規,行遍日本四國島上八十八所寺院,請回八十八尊石佛,讓信徒能就近參拜;院內還有「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百度石」等景點,而園區內的水池,外型是仿造日本四國的地理外型,象徵國去日本移民大多來自四國德島縣吉野川沿岸。

慶修院旁攤位賣的馬告香腸,選用新鮮的台灣豬肉灌製而成,加上使用原住民的香料馬告(Maqaw),味道層次豐富;附近日式老宅賣著好吃肉燥飯加顆半熟蛋也是當地美食。

順道遊》吉安好客藝術村

吉安好客藝術村位置原是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個最大的官營移民村「吉野移民村」第一座神社的位址,目前還留有「吉野神社鎮座紀念碑」及「吉野拓地開村記念碑」等史蹟。終戰後成為慶豐(宮前)營區,軍營廢棄多年後,鄉公所改建成好客藝術村,園區內設有吉野村史移民館及客家產業文物館,館內除了規劃有常設展,也作為展演舞台,提供在地藝術家申請辦理展覽。

順道遊》吉安鄉自行車道

慶修院附近可選擇親山線自行車道向南接上初英線自行車道,然後再騎上最新落成的木瓜溪畔休閒自行車道,沿途可經過干城鐵道櫻花公園,目前擺有一輛「東線小叮噹」火車頭;6.6公里的木瓜溪畔自行車道,沿著木瓜溪堤防串聯到光華河岸,車道兩旁由七彩繽紛多彩護欄相連而成;建議可由光華河岸自行車道,沿花蓮大橋經錢幣公園至木瓜溪堤防上,最後可抵達台九線的木瓜溪橋。

吉野拓地開村記念碑。

吉野拓地開村記念碑。

「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

「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

慶修院具有濃濃日本風情。

慶修院具有濃濃日本風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