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川:健保應開發收入 增部分負擔
陽明大學昨舉行健保關鍵報告座談會。(記者林惠琴攝)
少婚、少子化 未來誰付保費才是大難題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拋出調漲健保費及增加部分負擔議題,引發各界討論,陽明大學昨舉行健保關鍵報告座談會,邀請多名健保專家討論健保發展議題。有人認為錢不夠就恐需漲保費,但多位專家認為少婚、少子化,誰付保費是更大問題,建議開發其他收入、增加部分負擔。
張鴻仁:節約浪費 縮小漲幅
對於健保未來,前健保局總經理、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教授張鴻仁昨指出,在健康是基本人權的前提下,錢不夠有兩條路,一是維持自由就醫調漲保費,一是節約浪費包含強制轉診、使用者付費,兩者可併用,調漲保費幅度就可縮小。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台灣結婚的人變少了,平均只生一小孩,健保費率若要調漲,要怎麼漲?誰要付這個錢?對於年輕人來說,繳健保費都是給老人家用,為何要繳健保費?而且有些醫療是折磨、無效,或許並不需要,可更尊重生命,也更提高對健保的滿意度。
前衛生署長葉金川指出,我國健保過去二十五年只調過兩次費率,但即使費率調到法定費率六%,未來還可修法到八%,一直調高也不是辦法。恐怕要有更多其他收入,例如加值營業稅等,要從富人那邊收稅,不能一直從薪資不漲的上班族收費。
鄭守夏:分階段實施論人計酬
葉金川分享,自己住四次院都有自費部分,都覺得合理,主張「部分負擔」可以,但不是健保收入來源,更是要抑制浪費,像是重大傷病看病免除部分負擔,自己都覺得慚愧,應該可以付一點,像是洗腎、呼吸器,若要民眾花錢,或許就不會一直用。
前健保局總經理、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鄭守夏指出,浪費主要是因為不確定而多用,民眾對健保滿意度八成以上,但醫師只有兩、三成滿意,或許應適時調整。但除了收入面改革,支出面改革也是必要的,當台灣人口不增加、醫師卻不減狀況下,沒有資格再用論量計酬方式,建議要分階段走向論人計酬的方式。也就是依照民眾年齡、性別等個人因素,評估一年所需相關服務,編列或訂出一筆給付費用,由特定醫療院所負責照護,當病人越健康、醫療院所獲給付可能也越高,更保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