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病毒「捉摸不定」 首採可能4成驗不出
武漢肺炎檢驗對象、方式一覽表
公主號旅客3採復陽 專家:病毒量低 採檢可能時「時陰時陽」
〔記者林惠琴、羅綺/台北報導〕國外不時傳出武漢肺炎患者採檢多次才「揪出」陽性,如今國內在日本確診的鑽石公主號旅客,經二次採檢陰性返台再驗竟又呈陽性,專家認為檢驗技術本來就有侷限性,加上會因病毒量而時陰時陽,三次採檢是較為嚴謹的作法。但也提醒民眾驗不到不代表就沒事,若有接觸史,即使檢驗陰性,仍要注意自主健康管理。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明,現行檢驗方式第一次採檢可能有四十%驗不出來,第二次採檢可降低為十六%驗不出來。一些症狀輕微、沒有痰可驗,僅是採集呼吸道檢體者,更可能驗不到。
中國醫大附醫感染控制小組主任黃高彬解釋,武漢肺炎的採檢是從患者的鼻咽、喉嚨,抽取分泌物進行病毒的核苷酸檢測。感染初期跟後期,病毒量最低,可能出現「時陰時陽」的結果,或是採檢的範圍不同,導致採檢拭子有沒有黏到病毒,而呈現陰性反應。也可能是在病人接近康復程度時,採檢到不具傳染力的死亡病毒「屍骸」,而呈現陽性反應。
無症狀感染者恐出現偽陰性 增防疫困難
黃高彬表示,國際標準是以二採陰性、臨床症狀改善,就可以出院;但近來國內外都發現,當患者的病毒量少時,採檢會呈現「時陰時陽」的結果,因此我指揮中心將可解除隔離的標準從二採陰性改為三採陰性,每一次採檢中間至少相隔二十四小時,是較為嚴謹的作法。
長庚大學分子感染症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邱政洵也說,採集檢體再進行檢驗的準確性本來就不是百分之百,加上武漢肺炎輕症患者可能發病後十至十四天就會慢慢恢復,或是有無症狀感染者,病毒量相對少,進而可能出現偽陰性的情形,坦言這個病毒「捉摸不定」,增加「防疫困難」。
目前檢驗方式有侷限性 應發展抗體檢測法
至於病毒株變異是否會影響檢驗準確度?邱政洵說明,目前觀察變化很小,不至於影響準確度,且變異是正常存在的過程,並不代表病毒就更容易傳播。不過,目前的檢驗方式確實有侷限性,除了增加採檢次數外,若有可能,應進一步發展抗體檢測法,搭配現有檢驗方式,強化把關。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則表示,台、日採檢差異,可能是病人身上的病毒未達到某個量,也可能是人員作法不一所致。但目前學界對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確實仍有限,包括病毒量多少才不會再傳染、會否反覆感染等,都是仍待揭開的謎團。
國外不時傳出武漢肺炎患者採檢多次才「揪出」陽性,如今國內在日本確診的鑽石公主號旅客,經二次採檢陰性返台再驗竟又呈陽性。圖為鑽石公主號停在日本橫濱港時,受到全球媒體矚目。(路透檔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