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鬆日 醫:骨鬆骨折聯合照護刻不容緩
骨質密度檢測。(資料照,記者顏宏駿攝)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台灣髖關節骨折每年近2萬例,發生率高居亞洲第一,5年死亡率高達5成,在國內也僅次於心臟血管疾病的危害。今天是世界骨質疏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陳崇桓疾呼,各醫療院所應加快成立「骨鬆骨折聯合照護」,骨鬆學會推動的培訓個案管理師及認證,期專業醫護加入聯合照護行列,以降低骨鬆症奪取國人寶貴生命。
陳崇桓認為,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B型及C型肝炎等疾病,已啟動聯合照護機制(FLS),也有效減緩疾病傷殺力。骨鬆學會獲得全球年度最佳「骨折聯合照護服務FLS」推廣獎,全力推廣國內骨質疏鬆症走向聯合照護,並長期培育個管師訓練,近期也將提供個管師考證作業,以提供各醫療院所人資,全台現有24家醫院設立FLS,的確有效減緩骨鬆症。
陳崇桓說,髖關節骨折病患大部喪失獨立生活自理能力,有八成病人永久失能或長期臥床,死亡率也逐漸攀升。台灣髖關節骨折病例居高不下,未能在骨鬆症初期有效治療病患,這類病人跌倒後不堪一擊,最令人擔憂的是僅有三成骨折患者接受治療,秘書長說:「一次骨折後會成為自發性骨折』」脆弱骨頭呈倍數折損,不可不慎!
我國50歲以上男女的骨質疏鬆症盛行率,分別為23.9%及38.3%,,又因骨質密度精密檢測未納入健保給付,讓國人卻步,直到因骨鬆症造成身體疼痛不適,才來就醫,往往骨本已流失許多。陳秘書長也向衛福部請命,放寬骨密檢測及骨鬆用藥給付門檻,可在預防骨鬆症上助攻許多。
骨鬆高危險群,像類風溼疾病、糖尿病、骨鬆症家族史、甲狀腺切除、腸炎等患者,以及長期使用類固醇、抽菸、喝酒等人,陳崇桓認為,都應定期骨密檢測。目前國內用藥有兩種,其一為抑制骨頭流失,其二是造骨,後者費用較高且須每天施打,陳秘書長說:「一個月要價1萬5千元,又使得很多患者放棄」,但患者一旦停止施打又開始流失。現今美國、日本已使用一個造骨新藥,其好處不用每天打針,只要每月打一次,較受到病患喜愛,尚未引進國內。
今天10月20日是世界骨鬆日,骨鬆學會表示,2019年世界骨鬆日以「這就是骨鬆」做為主題,以打噴嚏、舉手穿衣服等不可思議骨折事件,強調骨折後,因疼痛、殘疾甚至無法獨力行為所對患者生活帶來嚴重改變,骨鬆學會再次呼籲國人要重視骨鬆症。
骨鬆學會理事長林高田(左)、秘書長陳崇桓提醒,年輕時就該培養正確的預防骨鬆疾病意識。(資料照,記者吳亮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