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北港3處老建築 爭列古蹟保存

地方爭取北港自來水廠附屬設施能以歷史建築保存。(記者黃淑莉攝)

地方爭取北港自來水廠附屬設施能以歷史建築保存。(記者黃淑莉攝)

2019/08/06 05:30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北港登記所、北港武德殿附屬建築及北港自來水廠附屬設施群具歷史文化價值,其中北港登記所為台灣第一批興建的登記所建築,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地方文史工作者爭取將這三處老建築列為古蹟或歷史建築活化保存。

逾百歲北港登記所 當年全台建21處

北港登記所位在北港仁和路,北港文史工作者吳登興指出,一九○五年實施台灣土地登記規則,要求民眾對於土地的相關權力要在地方法院、法院出張所或登記所辦理登記,當時全台共設置廿一處登記所,北港登記所在一九○九年(明治四十二年、清宣統元年)落成啟用。

縣議員蔡岳儒表示,根據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蔡侑樺調查發現,仁和路在清代是北港地區重要商業街道「蜊仔街」興建前整排的街屋,且在登記所後方還留有一口水井,有可能是清代留下來,可見登記所所在地是一處考古遺址敏感地帶,對笨港史的認識極具價值。

武德殿附屬建築 日治時期武術場館

武德殿附屬建築位在北港圓環附近,是一棟日式木造建築,日治時期是日本人習劍道、柔道等武術場館,原本周邊是水池,一九二○年代後水池埋填成為北港地區公共建築主要興建位置,包括北港郡役所、北港公會堂、北港小學校、北港武德殿等,武德殿主體建築已拆除,僅剩一間附屬建築。

至於北港自來水廠附屬設施群,其中十角水塔、抽水機房已獲縣府指定為古蹟,辦公室、唧筒井、廠長宿舍及員工宿舍登錄為歷史建築,文史工作者蔡享潤表示,十角水塔活化為北港遊客中心,獲旅遊網誌評為台灣六個超美遊客中心之一,期盼能將水廠其他建築群也納入保存範圍。

十角水塔納古蹟 設施群也盼保存

蔡岳儒說,北港文化底蘊豐富,北港登記所是雲林最老的登記所,甚至可能是台灣保留最完整、最老的登記所之一,希望透過文資保存及活化,重現古笨港風華。

雲林縣府文化處指出,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已於上月完成現場會勘,將在十月或十一月召開審議會。

北港武德殿附屬建築。(記者黃淑莉攝)

北港武德殿附屬建築。(記者黃淑莉攝)

逾百歲北港登記所。(記者黃淑莉攝)

逾百歲北港登記所。(記者黃淑莉攝)

北港自來水廠十角水塔已登錄為縣定古蹟,並活化為遊客中心。(記者黃淑莉攝)

北港自來水廠十角水塔已登錄為縣定古蹟,並活化為遊客中心。(記者黃淑莉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