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聞分析》保障農民 農保法應儘速立法

瞬間大雨造成作物倒伏、葉面破損。(資料照,記者邱芷柔攝)

瞬間大雨造成作物倒伏、葉面破損。(資料照,記者邱芷柔攝)

2018/07/03 06:00

記者吳欣恬/特稿

我國農業長期接受政府補貼,受災產量減要補貼,產量過剩也要補貼,無論大農、專業農、兼業農,不論管理好壞,補貼都一樣,實無助於我國農業的進步。

近十年來我國每年平均因災害造成農損為一四二億元,二○一六年更高達三八三億元。長期以來政府都是以現金救助的方式補貼農民,但就像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提到,有蕉農不買種苗,以側生芽種植,低度管理,圖的就是一旦颱風致災可領取每公頃七萬五千元的現金救助,這種心態是去年農糧署發出預警、力勸農民不要搶種香蕉卻不見成效的主因之一。

農委會試辦農業保險已三年,保費收入、理賠金額逐年成長,顯示試辦已見成效,也確定農業保險是我國農業的正確方向。但農保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為了保障農民的收入,屬於政策性保險,無法單靠商業機制運作,需要政府的支持。

農委會的試辦除了災損的作物保險,也發展收入保險,除了天災風險,也將產量和市場價格漲跌的風險一併納入。以今年香蕉價格崩盤為例,如果有香蕉收入保險機制,農民不用擔心盤商低價收購,因為有保險可保障平均收入。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喊出「農業保險法今年底要完成立法」,但保險基金規模需要多大,可再精算討論,政府出資或農會資金投入,都可評估,重要是加把勁、加速。今年已發生多項農產品產銷失調,此時不儘速訂定農業保險法,建立農民收入安全網,更待何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