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學者︰慎終追遠 心意比儀式重要

環保自然葬式比較表

環保自然葬式比較表

2017/09/03 06:00

〔記者陳炳宏、葉冠妤/綜合報導〕過去台灣習俗,都希望往生後得留全屍,要留有祭拜的祖墳,讓後代可以慎終追遠,不過隨著環保葬風行,民間觀念也在改變。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指出,對家屬而言,最大的障礙應該是對亡者死後屍骨無存的捨不得,其實只要民眾把親屬靈魂迎回家中祖先牌位上,就不成問題。

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謝宗榮也表示,隨著生活型態轉變,喪葬、追思儀式愈漸簡化。如果擔心採用環保葬,每逢清明無「墓」可掃,民眾可透過設置祖先牌位,供奉在家裡、寶塔或宗祠,表達慎終追遠心意,儀式只是外在呈現手段,「飲水思源的精神才是最重要。」

靜宜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執行長溫宗翰表示,民俗說法是人死後有三魂,一魂寄託在喪身處、一魂投胎、另一魂則牽引至神主牌位,由後人祭祀,三魂各歸其位,花葬、樹葬尚不違背民俗觀點。

溫宗翰說,雖葬法轉型,卻甚少人揚棄祭祀祖先,現代人雖漸漸不在家中設牌位祭祀祖先,仍會選擇放在納骨塔內祠堂,在特定時節前往祭拜。

朝陽科技大學生死學概論講師郭慧娟則指出,社會少子化,老一輩的已經不指望後代子孫繼續祭拜,用環保葬是比較務實的作法。

少子化 難指望後代祭拜

郭慧娟表示,目前台灣民眾往生後火化率已經超過95%,火化後的處理方式,分別只在保留骨灰進塔,或用海葬、樹葬等方式處理,海葬一灑就不見了,但樹葬、植存還有入土為安的含意,接受度高一點。

郭慧娟也以自己2年來辦了近2百場喝咖啡聊死亡的「死亡咖啡館」活動,發現各社區長輩對樹葬、海葬都很有興趣,後來才發現,長輩們的觀念是,即使後代願意祭拜,頂多再一代或兩代,年輕人應該不會再去掃墓、也不會逢年過節祭祖。

既然將來沒有子孫會拜,老人家就會想用樹葬、植存,將來就不用人拜了。另外,如果要放在納骨塔,私塔費用起碼7、8萬,公塔也要1到3萬,一樣會面臨無後人拜的擔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

熱門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