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傳統刻板印象說「再見」 雲林縣府獲經部570萬經費改善3市場

雲林縣政府與地方公所攜手,向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爭取570萬元改善經費,將針對莿桐、褒忠鄉公有零售市場及雲林溪攤販集中場進行攤位優化,圖為莿桐鄉零售市場。(記者李文德攝)
〔記者李文德/雲林報導〕推動傳統市場轉型,雲林縣政府與地方公所攜手,向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爭取570萬元改善經費,將針對莿桐、褒忠鄉公有零售市場及雲林溪攤販集中場進行攤位優化,盼擺脫老舊傳統市場刻板印象。縣府表示,將與持續公所、攤商攜手合作,共同打造更友善、宜人的市場環境。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近日公布114年度「傳統市集美學升級暨攤鋪優化輔導」及「傳統市集綠色低碳輔導」計畫入選名單,雲林縣共計3處市集獲選,褒忠、莿桐公有零售市場獲選「市集美學升級暨攤鋪優化計畫」,雲林溪攤販臨時集中場入選「綠色低碳輔導計畫」。
莿桐鄉長廖秋蓉表示,鄉內公有零售市場成立已久,設有52格攤位,現有32攤承租。此次補助獲250萬補助,150萬元將針對市集環境優化,如打造入口意象、利用閒置的牆面空間設計出市場平面配置圖,另考量消費者休憩,將設置小型休憩區,其餘120萬元將作為5處攤鋪優化輔導,如針對攤位空間、設備,盼改善後讓居民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褒忠鄉長陳建名指出,獲得經部入選補助270萬經費,其中170萬將在市場前設計入口意象,吸引居民願意多來零售市場消費,另為再強化市場風貌的一致性,設計市場專屬圍裙,增加美化性。另5家攤商亦投入優化,部分業者將投入展售窗台,讓居民耳目一新,
兩公所表示,目前正由經部委託規劃公司與之對接,將透過彼此溝通、輔導後,盡速進行美化、改善。
建設處長廖政彥指出,雲林溪攤販臨時集中場部分共獲得50萬補助,將針對市場內環境優化,將針對攤商內營業用油、營業用水管路進行規劃,避免廢油廢水排入雲林溪內,此次三案入選是縣府與各鄉鎮市公所共同努力的成果,將持續與公所、攤商攜手合作,共同打造更友善、宜人的市場環境。

雲林縣政府與地方公所攜手,向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爭取570萬元改善經費,將針對莿桐、褒忠鄉公有零售市場及雲林溪攤販集中場進行攤位優化,圖為褒忠鄉零售市場。(記者李文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