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公車「駕駛荒」加薪萬元仍未解 交通局曝原因

六都公車「駕駛荒」未解,薪資提高了仍難止紓解,目前高市公車由830名駕駛長撑住,尚缺170人,缺額達17%。(記者黃良傑攝)
〔記者黃良傑/高雄報導〕六都公車「駕駛荒」未解,薪資提高了仍難止紓解,目前高市公車由830名駕駛長撑住,尚缺170人,缺額達17%,影響部分公車的班距,乘客的搭車品質下降。
TPASS優惠月票推出後,搭公車需求明顯增加,上班上課交通尖峰時間,面對公車增班需求,駕駛長量卻捉襟見肘,公車「駕駛荒」日益嚴重;業者透露,目前高雄市「駕駛荒」約17%,其他五都缺員也普遍在2至3成,亟待解決,中央也研議是否開放僑外生補入缺額。
高市公車聯管處主委陳可培表示,年輕人不愛「不自由」的工作,長時間開公車被綁住,寧可開貨車、砂石車或跑快送,加上公車服務乘客常遭投訴,動輒遭罰款、處分,開車滿腹委屈無處宣洩。
陳可培指出,各縣市公車業者都面臨「駕駛荒」,除透過優化路線調節人力,也尋求榮民服務處協助,未來若真的開放外籍司機員開公車,文化與語言隔閡可能引發其他問題。
高市公車共7家客運業者營運,駕駛長薪資由基本底薪加出勤時數,再搭配各項獎金組成,每月薪資最高可7至8萬元,加班費則另計,每月平均已增加1萬元薪資,仍然留不住人。
交通局坦承,薪資提高仍未完全解除公車「駕駛荒」,不少大客車駕駛轉向貨運、快送業、砂石車,主因是載貨比載客單純、責任低,不會被客訴。
面對難解的「駕駛荒」,各業者在不違反勞基法前提下,儘量協調駕駛長加班支援,以維持平日班次服務量能,但若遇駕駛長身體不適或臨時性休假,難免開天窗。能不能留住駕駛長,除改變求職者心態,如何提高薪資與改善勞動條件,中央、地方政府必須正視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