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臺北市 13-24 ℃

蟲蟲吃廚餘! 新北黑水虻養殖場每日處理27噸

新北市環保局引進黑水虻分解有機資源回收物,平均每日可處理約27公噸廚餘。(記者賴筱桐攝)

新北市環保局引進黑水虻分解有機資源回收物,平均每日可處理約27公噸廚餘。(記者賴筱桐攝)

2025/02/16 20:03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蟲蟲也能消化廚餘!新北市環保局2023年引進黑水虻分解有機資源回收物,每日可處理約27公噸廚餘,累計至今年1月,黑水虻養殖廠共處理約9211噸廚餘,分解完的食物殘渣及排泄物,可產生具營養價值的有機肥料,蟲體也能當作飼料,達到循環經濟與減碳效益。

環保局專門委員郭淑萍表示,新北市每天生、熟廚餘產量約310公噸,其中生廚餘佔7成,處理方式包括傳統堆肥、高效堆肥再利用、開發生質能源等,熟廚餘可賣給養豬戶,近年引進黑水虻處理生廚餘,開創循環經濟模式,符合淨零排放趨勢。

環保局指出,黑水虻是一種腐蝕性昆蟲,1公克黑水虻約可處理10公斤破碎、脫水後的有機資收物,廚餘餵食黑水虻幼蟲後,剩餘的纖維與排泄物可當作土壤改良的培養土,蟲體提供家禽與水產飼料。

郭淑萍說明,目前黑水虻養殖廠設在鶯歌、坪林,平均每日處理約27公噸廚餘,傳統堆肥需要費時1個月,經過發酵、人工翻堆、熟成等程序,黑水虻處理時效從原本30天縮短為3天,節省人工成本和使用空間。

據統計,自2023年4月至今年1月止,黑水虻養殖廠共處理9211噸廚餘,換算約減少405公斤碳排放量,未來將擴大推廣至社區和校園,作為環保教育素材。

曾獲得「金熊級」低碳校園標章的鶯歌國小,師生共同經營校園農場,將校內廚餘用來餵食黑水虻,再用高蛋白的黑水虻幼蟲飼養蛋雞,學校也將黑水虻生態融入食農教育與昆蟲課程,進行黑水虻養殖與繁殖實驗,營造校園循環系統,使生態教育從小扎根。

黑水虻為一種腐蝕性昆蟲,1公克黑水虻約可處理10公斤破碎、脫水後的有機資收物。(記者賴筱桐攝)

黑水虻為一種腐蝕性昆蟲,1公克黑水虻約可處理10公斤破碎、脫水後的有機資收物。(記者賴筱桐攝)

新北市鶯歌國小將校內廚餘用來餵食黑水虻,再用高蛋白的黑水虻幼蟲飼養蛋雞。(記者賴筱桐攝)

新北市鶯歌國小將校內廚餘用來餵食黑水虻,再用高蛋白的黑水虻幼蟲飼養蛋雞。(記者賴筱桐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