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埔里「覆鼎金」考古遺址 文化局規劃公園活化
埔里鎮水頭里覆鼎金考古遺址,是繼埔里水蛙窟、大馬璘之後第3個縣定考古遺址。(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南投縣埔里鎮水頭里覆鼎金第一公墓因有史前文物出土,正式公告為縣定考古遺址,縣府文化局規劃興建遺址公園,設置遺址內含展示廣場,也搭配低度開發的綠茵步道、親子遊戲場等遊憩設施,兼具遺址保存與親民使用,避免地上空間閒置又成雜草叢生髒亂點。
埔里鎮水頭里第一公墓區地勢有起伏的小丘,如倒蓋的鍋(鼎),當地也稱為覆鼎金,公墓已實施禁葬多年,約1.8公頃土地公所原計劃開發為平埔文化及親子運動公園,但在墳墓起掘遷葬作業時,發現有史前文物出土,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停工進行考古研究調查,屬3000多年前大馬璘文化層,因此縣府文化局於2021年正式公告為縣定考古遺址,成為繼水蛙窟、大馬璘之後第3個考古遺址,而縣定考古遺址全部在埔里鎮。
由於覆鼎金考古遺址地下文物進行原址保存,依文資法不得高度開發,原有的親子運動公園計畫無法推動,為避免考古遺址用地閒置甚至雜草叢生,文化局仍規劃低度開發的遺址公園。
由於里長、居民盼能納入里民活動中心、拓寬聯外道路及史前文物展覽等建議,但文化局表示,全區1.8公頃土地都列考古遺址範圍,里民活動中心工程須做鑽探調查,與遺址保護相牴觸,至於文物起掘的經費龐大,日後保存、展示也需要專屬空間設備,現階段都難以克服,遺址公園的目的仍以原址保存為核心,輔以滿足民眾日常需求。
至於遺址公園有6大分區,包括汽車、機慢車停車場、睦鄰道路開闢、遺址內含展示廣場、遊戲場、丘頂廣場、綠茵散步道等,綠色植栽務必以根系不擾動文化層為原則,以草花、灌木為主,也優先選用誘鳥誘蝶植物,營造自然生態環境,文化局將於明年度爭取文化部經費興建。
鎮長廖志城表示,覆鼎金考古遺址公園不僅能保存重要歷史文物,也能活化現況閒置、雜亂的遺址保存地,建構埔里大型開放綠地,也提供民眾舒適的遊憩環境。
埔里鎮覆鼎金考古遺址採原址保存。(記者佟振國攝)
埔里鎮覆鼎金考古遺址的聯外道路狹窄,不易會車,居民盼能拓寬。(記者佟振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