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農改場組織碳排查 助每公斤白米碳排量減0.63公斤
稻穀烘乾機使用粗糠型機種,大幅減少柴油用量90%。(台中農改場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稻田是甲烷形成及移動進入大氣的原因之一,為減少水稻栽種與加工過程的碳排量,農業部台中農改場和在地水稻企業合作,盤查碳排熱點後,包含建議更動灌溉耕作模式、稻穀烘乾機換為粗糠機種,每公斤白米減排0.63公斤二氧化碳當量,讓680公頃的稻田減少的碳排量可相當於10.3座大安森林公園的貢獻。
因應凈零趨勢,水稻農企業也著重降低碳排量,台中農改場和台中的水稻企業合作組織碳排查(類似企業的碳排放健檢),該場助理研究員李昱綺表示,經組織碳排查後發現水稻企業的碳排放量主要來自稻田耕種過程時的碳排放量,還有稻穀收成後烘乾等過程,過去國內稻穀烘乾使用的烘穀機都是一般的燃油機具,都必須完全使用柴油,但若使用可將稻穀脫糠後、將穀糠部分作為燃料的粗糠型稻穀烘乾機,就可減少9成以上的柴油用量。
另水稻栽種過程中,會形成許多甲烷,台中農改場也建議可透過乾濕交替灌溉、合理化施肥及適時採收方法,可減少每公斤白米排放0.63公斤的二氧化碳當量;若以680公頃契作面積計算,每年約可減少4千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相當於10.3座大安森林公園的貢獻。
李昱綺進一步指出,國內的農企業也同樣有凈零的需求,興趣頗高,尤其農糧產品都必須為揭露碳排量噢申請碳標籤等預做準備,不過稻農的小農部分,在考量經濟規模後,目前會以導入乾溼交替灌溉等方式降低甲烷排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