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花盛產期將來臨 農糧署曝異國「酸辣醬」吃法
農糧署指出,洛神源自西非,20世紀初由日本人引進台灣。(圖擷取自photoAC)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每年10月下旬開始是洛神花盛產期,有「後山紅寶石」的美名,農糧署在臉書粉專「鮮享農YA-農糧署」發文分享洛神身世,原來源自西非,台灣經典吃法包含洛神葵乾、果醬、蜜餞,但印度會製成酸辣醬,牙買加更是調成茶飲,多變好滋味!
農糧署指出,洛神源自西非,20世紀初由日本人引進台灣,「洛神葵」是從英文「Roselle」及日文「ローゼル」(rōzeru)音譯而來。
農糧署進一步說明,早年引入台東,原住民於每年5至6月小米收成後播種,並於11月採收,與部落傳統作物相互配合,使洛神葵成為台東特色農產,近年產地集中種植在東河、太麻里及大武等地,另花蓮及南投也有少量種植。
農糧署提到,主要食用的部位為果萼,味道偏酸多製成加工品,像是果醬、果乾、蜜餞等,味道酸甜好吃,或加入飲料、蛋糕烘培用。
農糧署也分享異國特色吃法,印度會以洛神搭配辣椒、紅糖及辛香料等製成酸甜辣醬;加勒比海地區的牙買加以洛神為基底,加入生薑、丁香和柑橘等製成茶飲;在美國佛羅里達則變成蔓越莓的替代品,又有「佛羅里達蔓越莓」(Florida cranberry)之稱,加入砂糖、香料等製成果醬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