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陰

臺北市 14-19 ℃

兒福聯盟非「聯盟」募款享特殊待遇 立委林月琴:衛福部應拿掉聯盟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今接受「寶島聯播網」主持人周玉蔻專訪。(記者謝君臨翻攝)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今接受「寶島聯播網」主持人周玉蔻專訪。(記者謝君臨翻攝)

2024/09/19 11:01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兒福聯盟在「剴剴案」爆發後,主管機關由教育部改為衛福部。民進黨立委林月琴今(18)日揭露,兒福聯盟並非「聯盟」,它底下沒有其他團體會員,卻代表了整個兒福界的聲音,在募款上享受特殊待遇,會導致其他小團體難以募款,甚至連政府單位都會誤會,呼籲衛福部可以把「聯盟」兩個字拿掉。

林月琴今接受「寶島聯播網」主持人周玉蔻專訪,她提及兒福聯盟時表示:「我有一點期待,政府有沒有考慮把『聯盟』兩字拿掉。」

她說,社福團體名稱有「聯盟」的,底下都有團體會員,像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底下有30個會員共同倡導。但「兒福聯盟」是個基金會,卻用「聯盟」的名字,所以之前政府很多部會認為它是「聯盟」,因此找它來開會,不管是教育部、內政部都認為它代表兒童組織,但事實上不是。

林月琴提及,當兒福聯盟要改隸衛福部時,她和政府部門社政單位溝通,對方驚訝表示:「蛤,它不是聯盟性組織!」難怪教育部、經濟部很多部會都會覺得它是「聯盟」,連社家署都不知道。

林月琴指出,她和衛福部溝通過,是否可以把兒福聯盟的「聯盟」兩字拿掉,但「兒福聯盟」4字已經被註冊,申請名稱專利。周玉蔻則批評,做慈善作業還把「兒福聯盟」註冊,當時的用意很噁心,大家都是用「慈善」兩字來看。

林月琴表示,過去兒童問題要表達,常常進不了政府部門,過去沒什麼兒童聯盟性組織,因為兒福聯盟名稱比較大,幾乎都是它代表兒童界發聲。這會妨害到整個兒福界發展,兒童問題這麼多,一定要有聯盟組織表達意見,現在雖然也有兒童權益聯盟,但短時間內沒辦法。

她說,自己長期在兒福界,認為資源分配要公平,「盟」字輩通常是團體意見去主張,兒福的民間團體有大有小,「你現在獨霸,小團體的聲音是聽不到的。」

「連政府部門都會誤會它是聯盟性組織,更何況是外界。」林月琴說,從兒福聯盟在2019年被說用3.7億買房,那時它有33億,以為會影響募款,結果沒有,短短5年資產已高達46億。

林月琴表示,現在公共政策平台也有人發起是否停止募款,她就教衛福部,但事實上,兒福聯盟很少透過每一年提報的募款計畫到衛福部,那募得的金額約1、2千萬,但實際上平常民眾捐款都好幾億,即便募款計畫不讓它申請,平常大家都還是會捐很多錢。

她也提醒聽眾朋友,真的要去看團體做什麼事,做的量體和它拿到錢的關聯性,如果它只有200個個案,只要募2千萬,但它拿到5千萬,還是做200個個案,那它錢越疊越高,社會善款有限,相對的,這樣很多小團體就拿不到錢。

林月琴指出,她也向政府部門反應,以後請找真正聯盟性組織來開會,進到政府部門要聽取更多聲音,不是單一機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