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建築25年獎! 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獲殊榮
啓用近40年的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曾獲多個建築奬項。(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建築師雜誌今年舉辦首屆「台灣建築25年獎」,表揚經過25年歲月仍歷久不衰的建築,由「台灣圖書館之母」建築師王秋華,攜手建築師潘冀合作設計的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勇奪最高票獲得殊榮,成為學術文化領域中的歷史地標。
中原大學為了紀念創校董事長張靜愚,1985年興建「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整體空間設計,包括自然採光、開放式空間設計及自然通風系統,至今仍有效運作是獲獎主因。中原大學總務處副總務長段台國表示,校方於2014年進行外牆磁磚修復,當時獲得中堃窯業公司慷慨捐贈,成功找到與原設計風格相符的磁磚,該項修復工程也展現校方對歷史建築保護的重視。
張靜愚紀念圖書館1樓的「秀德廳」是多功能國際會議廳,其設計特色為3面立體採光罩,自然光從上洩入,提供充足的照明,同時兼具美觀與實用,原本的漏水問題經過整修也獲得改善;4樓的「基督教史料室」也是全台獨具特色的基督教文獻收藏空間,建築師陳伯楨說,透過開放入口與玻璃透光設計,打破傳統史料室的封閉感,營造出親和且充滿活力的氛圍。
校長李英明提到,張靜愚紀念圖書館的設計理念體現「綠建築」的先驅精神,在40年前即有綠建築的規模與眼光。其下沉花園與多入口廣場的設計,促進了校園內外的交流,並利用挑高天窗與垂直延續窗帶設計提供自然通風與採光,達到節能效果。該建築曾獲多個建築獎項,包括建築師雜誌金牌獎、台灣省政府優良建築設計獎、內政部建築節約能源優良設計獎等,是大學圖書館設計的標竿,如今再獲得建築師雜誌「台灣建築25年獎」,更具意義。
館方表示,圖書館不僅是一個知識的殿堂,也是師生心靈棲息之所在,期望透過持續的更新與創新,打造溫柔敦厚的閱讀氛圍與創新便利的服務內涵。該館藏書量達87萬冊,並擁有約1300個閱覽座位、個人研讀室及創意學習空間,提供師生多元化的學術交流場域。
啓用近40年的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曾獲多個建築奬項。(中原大學提供)
啓用近40年的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曾獲多個建築奬項。(中原大學提供)
啓用近40年的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曾獲多個建築奬項。(中原大學提供)
啓用近40年的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曾獲多個建築奬項。(中原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