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好兄弟的龍眼一定要當場吃? 文史專家揭貼心由來
鹿港永安宮普度法會就有準備龍眼當供品,拜完之後吃龍眼,龍眼殼都要特別集中起來。(記者劉曉欣攝)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農曆7月是台灣民間普度祭拜好兄弟的時節,許多人都會準備龍眼當供品,鹿港人都會交待兒孫,普度完後要記得現場吃龍眼。鹿港文史工作者莊研育表示,因為民間認為龍眼殼可以當好兄弟的籮筐,龍眼枝當扁擔,能讓無形的好兄弟可以打包美食,盡情享用!
鹿港永安宮主委施炳坤指出,普度供品一定要準備龍眼,最重要的是,普度之後都要當場吃龍眼,把龍眼殼留下來。
近年致力保存鹿港民俗節慶文化的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表示,每年普度一定都要準備龍眼、米粉與白飯,把龍眼剝開留下龍眼殼,再取出適量的米粉、一小撮白飯,以及剛剛焚燒後留下的香腳,再一起丟入金爐內焚燒,因為,龍眼殼象徵米籃、香腳是擔子、米粉是牽起擔子和米籃的線,白飯則可以用來黏合組裝,讓好兄弟可以打包沒吃完的美食,這先人祭祀禮儀最讓人覺得可愛又貼心的地方。
文史工作者莊研育強調,民間節慶祭拜的供品,都是選擇當季應景的物產,農曆7月剛好進入龍眼產季,先民因此就拿龍眼來拜拜,拜完之後當然就是眾生享用。因為百姓的慈悲心,認為剝下來的龍眼殼很像是裝東西的籮筐,龍眼枝像是扁擔,能讓無形的好兄弟盡情打包吃到飽。
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普度有準備龍眼,祭拜完剝下來的龍眼殼作為好兄弟的籮筐。(擷取自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臉書)
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普度有準備龍眼,祭拜完剝下來的龍眼殼作為好兄弟的籮筐。(擷取自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臉書)
鹿港鎮長許志宏示範,普度後的龍眼殼作為好兄弟籮筐。(擷取自鹿港鎮長許志宏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