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也有分快慢? 氣象署揭I型內向「慢地震」神祕面紗
「慢地震」被戲稱是內向害羞的I型地震。(圖擷自臉書粉專「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地震也有快慢之分?所謂的「慢地震」是一種隱身在雜訊裡的震動源,發生可以從數小時到數週不等,「慢地震」極其緩慢而微弱,而台灣是世界少數在「非火山區域」造山帶觀測到慢地震的地區。
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指出,慢地震是一種隱身在雜訊裡的震動源,相比於一般地震數十秒到數百秒的能量釋放時間(每日錯動可達數十公尺),慢地震的發生可以從數小時到數週不等(每日錯動不超過數公分),極其緩慢而微弱。
慢地震因為它們發生的區域比一般地震更深(一般地震大概在比30公里淺的「脆性」位置,慢地震則是在大約50公里深、介於「脆性」與「塑性」變形區域),所以無論潛藏的深度,或是地震發生的破裂處,都讓慢地震就算「偷偷來」也不容易被察覺。
而台灣也有慢地震,氣象署指出,台灣的慢地震主要位於中央山脈南段下方,地震最高峰則發生在玉山南方,也是世界少數在「非火山區域」造山帶觀測到的慢地震;由於此處正是歐亞板塊停止隱沒、開始與呂宋島弧碰撞的「過渡帶」,這裡沒有一般地震,也沒有成熟斷層面發育,是理解慢地震生成機制的好地方。
儘管叫「慢地震」,但仍不能小看其威脅性,算它累積的能量釋放,要來個規模4到7不等的地震也不成問題。
氣象署還透露,台灣慢地震與鄰近區域的地震,在時空上似乎有某種關聯,在2010甲仙規模6.4的地震後,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科學家發現慢地震的活動竟然加速了;除此之外,過去十年內更有研究指出,慢地震也可能加速大地震的發生時間,說不定未來,可望成為預測地震來臨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