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5縣食品全解禁 食安專家麥富德:對台灣風險低
我國自2022年2月21日有限度開放日本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5縣食品進口,4月在邊境查驗首度查獲櫪木縣進口草莓農藥超標。(資料照,記者吳亮儀翻攝)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日本311核災發生迄今已經10餘年,不少民眾仍擔心相關地區進口食品是否潛藏輻射危機,食藥署昨(23)日預告將放寬禁令;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生物化學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科教授麥富德認為,此類開放作為有時是為了釋放善意,在檢驗量能充足、進口量不大的情況下,風險相對較低。
我國自2022年2月21日起,開放日本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5縣市食品進口,但限制「野生鳥獸肉、菇類、漉油菜」一律禁止輸入,食藥署昨日預告修正相關規定,取消野生鳥獸肉、菇類、漉油菜等禁止輸入規範,改以邊境嚴格檢驗管理,不過日本當地禁止流通的品項,仍禁止輸入台灣。
對於相關規範調整,麥富德指出,野菇、野鳥等非人為飼養產品,較容易受到環境曝露影響,相較於可以控制生產過程並加以管理的農產,潛藏的輻射風險會相對較大,但據食藥署的說明,過去鮮少進口此類食品,因此就這些品項放寬的目的,可能更主要是為了釋放善意,風險也較低。
麥富德說,食藥署對於日本風險地區輸入台灣的品項仍採取雙證管理、逐批檢驗,在有充足檢驗量能、進口量又不大的情況下,風險其實是相對較低的,再加上核災迄今已經10餘年,日本核污水中含有的銫-137半衰期則是30.17年,推算下影響已經大幅下降。
不過,麥富德提醒,輻射對於人體免疫系統會產生嚴重衝擊與危害,高劑量曝露下還有致癌性,雖目前日本相關食品的風險已經降低許多,但食藥署務必落實雙證管理與逐批檢驗,確保國人安全與健康。
食藥署預告日本相關食品管制放寬作為。(食藥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