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風者」技術成熟 太空中心2031前擬再射10顆衛星
我國首顆完全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去年10月9日發射升空後,經半年多參數調教,透過GNSS-R每天可產出7到8千筆資料提供氣象使用。(太空中心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我國首顆完全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去年10月9日發射升空後,經半年多參數調教,透過GNSS-R每天可產出7到8千筆資料提供氣象使用,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任吳宗信今 (12日)表示,隨著國內自製衛星標準模組技術成熟,預計2031年前會再發射10顆以上的衛星。
TASA今舉行「「獵風者」資料上架及初步應用成果媒體說明會」,「獵風者」計畫主持人林辰宗表示,「獵風者」從上游的零組件到下游的資料處理都全由台灣自製,所搭載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可以偵測海面風速的資料,可補足另顆氣象衛星福衛七號的空白,他表示「獵風者」升空3天後,GNSS-R就順利開機運作,每天可蒐集3到4萬筆的導航衛星經海面反射訊號,並產出7到8千筆的風速產品,這些風速產品提供給氣象署與其他學術單位研究使用。
吳宗信表示,國內自製衛星的技術愈趨成熟,計畫未來將相關衛星搭載的系統變成標準模組,可更快速打造新的衛星,預計2031年前搭在該標準模組的衛星至少會再發射10顆以上,這些有標準模組的衛星產出的資料可接近福衛七號的水準,目前已收到國外機構聯繫表達欲TASA合作開發的意願,未來有具體成果會再對外報告。
「獵風者」的風速產品已經在今年5月31日上架台灣資料中心,中央大學大氣系教授楊舒芝表示,過去要偵測海面上方低層大氣資料有困難,「獵風者」的GNSS-R的技術可突破過往紅外線偵測儀受雲霧干擾的限制,可得到準確的海面觀測資料,對預報劇烈天氣提供很好的幫助,有效改善台灣西部與北部低層風場模擬的正確性,明顯增加岸邊強降雨預報的準確度,另外「獵風者」號也可觀察到土壤濕度、地面水體的變化,將提供重要的研究數據。
氣象署署長程家平表示,「獵風者」讓我國大氣觀測有更完整的資料,也期盼隨著更多氣象衛星的發射,讓資料越來越完整;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表示,資料不僅為災害預警提供了寶貴的訊息,也為氣候研究、環境保護和決策制定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未來,TASA將繼續致力於提升「獵風者」衛星的運作效能和數據品質。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記者楊媛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