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樹區日治時代隧道重見天日 耆老揭密用途

日治時期磚造建築揭密,原來是鐵道下流水涵洞。(張淡英提供)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高雄市大樹區山區發現日治時代磚造隧道,經探訪耆老後揭密,該處為鐵道下的流水涵洞,且大樹區還有工法相仿的涵洞,高雄市義民爺文化協會將展開文史調查,作為社區營造依據。
大樹區井腳里長黃沼人日前與區公所人員溯源查探農田不明流水,在竹寮、小坪里交界發現一座日治時代隧道建築,一開始還誤以為是防空洞、五分車車道,經地方人士實地探查及訪問耆老,隧道式建築揭密,原來是竹寮靶場溝上游鐵道下的流水涵洞,目前都還保有排水功能。
竹寮里長鄭榕華指出,該涵洞分成兩個部份,較短磚頭涵洞為以前鐵道下的流水涵洞,竹寮溝上游舊鐵道馬路下,也有一個相同的流水涵洞,磚頭涵洞的上方馬路曾坍塌過,他於鄉公所發包施工時曾見過該座涵洞。
至於磚頭涵洞後方連接很長很暗的水泥箱涵部份,鄭榕華說,經耆老口述,之前地主買地後,土地上有大水溝(靶場溝上游),因而施做箱涵填平土地以增加土地使用率。
鄭榕華說,舊台29線還另有一個相同工法涵洞,當時供車輛和蓬萊排水溝通過,應該都是同時期同一人設計。
大樹區有載運蔗糖的旗山線五分車及坪頂至竹寮取水站間運輸鐵道,流水涵洞分布路線有待釐清。高雄市義民爺文化協會理事長張淡英表示,將訪問耆老進行文史調查,期能讓日治時代建築得以妥善保存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