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潮州人工湖年挹注逾5500萬噸水下地 屏縣府已提第2期計畫

調節池溢流進第一沉澱池。(記者陳彥廷攝)

調節池溢流進第一沉澱池。(記者陳彥廷攝)

2024/06/27 16:17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屏東縣政府於2018年完工並開始操作的全國首座地下水人工補注湖「大潮州人工湖」,第1期計畫的6年來,年平均能挹注超過5500萬噸的水源至地下含水層,助大潮州地區在前3年的百年大旱中渡過難關,但因極端氣候,屏東整體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少,沿海地區地層下陷速度還明顯增加,屏縣府在5月底大雨後,即啟動引水作業,官員並透露,將以首期成果為依據,增設1座面積19.49公頃沉澱池及3座面積42.76公頃補注湖,計畫現已送行政院審議。

近年氣候狀況不如預期,2020及2022年降雨量嚴重不足,全國各地出現缺水危機,屏東地區雖未嚴重缺水,但轄區地下水水位也出現下降,尤其沿海地區地層下陷速度明顯增加,屏縣府指出,面對極端氣候的不確定性,顯示地下水人工補注湖之必要性。

縣府說明,大潮州人工補注湖不僅是目前國內僅有、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大型的人工湖補注地下水計畫,其原理為於洪水期將林邊溪的部分水源導引至人工湖,而此區因具備入滲效果佳的地質條件,即可有效補注至地下含水層,補注效益為可涵養在屏東縣使用率較高之地下水資源,進而提高林邊溪更下游區域的地下水位,進一步減緩地層下陷與海水入侵,防止地下水鹽化。

「水銀行的概念!」屏縣府指出,人工湖具有分洪、治洪功能,結合水銀行抽補概念,更是能提高水資源運用效益,因此,屏東縣政府於2022年6月於人工湖下游的新埤鄉建功地區開發每日1萬噸伏流水源供作公共用水用途。

屏東縣政府指出,第1期計畫經費約14.1億元,無論是取輸水效果、入滲效率與補注量體均極為可觀,已具顯著成效,此項目的啟動不僅增加了屏東地區水資源可運用量,並已初步達到「增源減洪」的重要作用。據此,屏東縣政府已提出第2期人工補注湖計畫送行政院審議,預計增設1座面積19.49公頃沉澱池及3座面積42.76公頃補注湖,完成後預估每年可再增加挹注7400萬噸之地下水補注量。

第一沉澱池溢流進第二沉澱池。(記者陳彥廷攝)

第一沉澱池溢流進第二沉澱池。(記者陳彥廷攝)

引水中湖區。(屏縣府提供)

引水中湖區。(屏縣府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