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海口沙地也能造林 林試所:黃槿為本土潛力防風樹種

林試所研究團隊在濁水溪的海口沙地試驗造林,發現本土樹種黃槿在生物肥料的搭配下,生長態勢較外來樹種木麻黃更好。(林試所提供)

林試所研究團隊在濁水溪的海口沙地試驗造林,發現本土樹種黃槿在生物肥料的搭配下,生長態勢較外來樹種木麻黃更好。(林試所提供)

2024/06/17 14:25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台灣溪流出海口的沙地因受乾旱與東北季風引起揚塵,讓當地居民常常要吃飯配沙,農業部林業試驗所為讓河口沙地可順利造林,在濁水溪出海口沙地試驗添加微生物肥料,發現可有效改善乾旱沙地植物生長環境,目前初步實驗也篩選出適合海口沙地生長的黃槿原生樹種。

在出口海沙地造林可有效改善揚塵問題,進而提升當地空氣品質,過往在海岸栽種的防風林多為外來樹種木麻黃,為讓原生樹種也可在海岸沙地順利存活,林試所育林組研究團隊設計不同處理組合的苗木,並進行微生物肥料及土壤改良資材的苗木施作試驗,以評估微生物肥料及土壤改良資材對苗木在乾旱沙地環境下生長的影響,針對試驗地土壤樣品,除進行土壤物理及化學性質分析,亦採用環境基因定序和生物資訊分析等技術深入探討土壤中的微生物相組成及動態變化。

林試所助理研究員林冠穎指出,各國在劣化地植生復育工作上的研究經驗表明,應用植物生長促進微生物和土壤改良材料能加速植物在劣化地環境中的生長,提高其存活率,有益微生物如植物生長促進細菌和叢枝菌根菌在改善植物生長和抗逆境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這些微生物通過調節植物基因表現、提高養分吸收能力和拮抗病原菌來促進植物生長,這次研究團隊就混合生物碳、木黴菌發酵液、市面常見的肥料等製成微生物肥料試驗。

除製作微生物肥料外,為讓海岸林可盡量為台灣原生樹種,林冠穎表示,該所篩選出瓊崖海棠、黃槿、白千層等本土原生樹種試驗,在撒有微生物肥料的海口沙地上生長態勢都良好,其中黃槿在初步的分析中表現更為突出,從苗木的直徑可看出生長態勢等比木麻黃等外來樹種更好,並且黃槿本身是闊葉植物,也具有良好的防風效果,是未來海岸防風林植株的潛力本土物種。

林試所研究團隊說明,土壤有機碳含量是土壤健康重要指標,亦構成被稱為「黃碳」的土壤碳匯,目前試驗地基線土壤碳分析顯示,濁水溪出海口乾旱沙地具有極高的土壤碳庫潛力,這為未來復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在苗木微生物及生物炭資材處理及出栽試驗中,也觀察到微生物肥料及土壤改良資材對苗木生長的正面影響,這些初步成果為未來復育工作提供科學數據和經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