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熊鷹育雛」直播掀追鷹潮!電池裝好遇雨中斷 粉絲敲碗

雨中站立的雛鳥「沙倫」。(孫元勳提供)

雨中站立的雛鳥「沙倫」。(孫元勳提供)

2024/06/03 02:55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與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玉管處)合作,日前覓得絕佳位置,live直播熊鷹育雛,一上線即轟動鳥界,近日卻因大雨直播中斷,不少「觀眾」仍然天天準時上網報導敲碗。

台灣最壯碩的留棲性猛禽熊鷹,是台灣最稀有的猛禽之一,因生活範圍位處深山原始森林,一般人難以親眼目睹。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與玉管處合作,在熊鷹巢附近架設攝影機live直播熊鷹育雛,一開拍即轟動全台鳥界,但近日卻因大雨無法蓄電致直播中斷,僅剩自動相機獨撐大局,由於大雨連綿,許多人擔憂雛鳥安危,研究案主持人孫元勳則是透過自動相機傳回的照片、影片,確認雛鳥「沙倫」安全待在巢內。

熊鷹為本島體格最壯碩森林性猛禽,母鳥最重可達3.5公斤,公鳥2.4公斤,體長72至76公分,翼展約150至160公分,棲息於海拔300到3500公尺的原始闊葉林與針闊葉混合林,但長期以來棲地破壞仍緩慢進展中,人為獵捕亦持續存在,因此熊鷹至今是台灣日行性猛禽中唯一仍列屬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孫元勳說,這個台灣首度,甚至是全世界首度直播「熊鷹育雛」創舉,在拍攝熊鷹紀錄片的導演梁皆得提議下促成,而主角也是母鳥「伊布」曾於4年前進行繫放,今年的巢位讓鏡頭一覽無疑得以直播,而山區直播還有很重要的因素是附近要有基地台及氣候配合,才有辦法將影像live播出,因此這陣大雨前的影像,是真的振奮人心。

台灣首度直播瀕危猛禽育雛,在保育圈及愛鳥人士間已形成「追星」風潮,吸引一眾粉絲,近期山區大雨,導致直播一度中斷,研究人員和導演梁皆得前天揹著2個15公斤的電池補強太陽能供電系統,但因為裝好後就因雨,導致仍無法充電持續停擺,長時間無畫面,這兩天卻仍有不少人同時「在線等」,顯見「伊布」和「沙倫」的魅力驚人。

孫元勳透過自動相機的回傳畫面為沙倫向眾粉絲「報平安」,他說,沙倫出生約63天,體長目測在60公分左右,翼展已可達120公分,30公分的長腿已接近「伊布」的9成左右,但這兩天只能在巢中淋雨,不過持續都會走動,狀態應屬良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